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打開繪本聽音樂】黃筱茵:在翻頁間,聽見Bob Dylan的歌聲──同名繪本《Forever Young》&《Blowin' in the Wind》

  • 字級



如果把歌曲改編成繪本,該如何在書頁間展現這首曲子的意境與關懷,讓音樂與歌詞交織出的情境與曲調,深深烙印在聽眾心底呢?聆聽音樂的感受,往往與記憶連結,構成我們歡喜悲傷的歲月。翻開書頁,也能召喚潛藏在每個毛孔下的記憶嗎?一起翻開繪本,靜靜聆聽畫面裡的聲音……

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

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肯定的巴布.狄倫(Bob Dylan),50年以上的音樂生涯創造出無數膾炙人口的歌曲,當中就有好幾首作品被改編為繪本,比如保羅.羅傑斯(Paul Rogers)就曾為狄倫的名曲〈Forever Young〉譜出清朗又細膩、指涉意涵豐富的同名繪本《Forever Young》。Rogers不僅繪出狄倫在這首曲子中流露的深情,更藉由書裡延展的敘事線,對這位創作歌手傳奇的一生致上最高敬意。


攤開書封與封底,一個穿著牛仔外套、牛仔褲,手拿吉他的身影,大步跨向未知的他方。吉他上貼著反戰貼紙,還停著吟詠希望的綠色小鳥。狄倫的音樂生涯從走唱紐約開始,因此《Forever Young》整本書滿是狄倫初抵紐約時,曾經登台演出的大大小小的民謠俱樂部。Rogers在接下這本書的繪圖工作後,展開一連串考據與研究,他聽遍狄倫所有的CD,讀了許多訪談以及狄倫的回憶錄,最後決定以一個小男孩逐漸長成民謠歌手的過程,串連〈Forever Young〉的歌詞與其音樂生命裡的關懷。

書封上,一個穿著牛仔外套、牛仔褲,手拿吉他的身影,大步跨向未知的他方(圖/《Forever Young》內頁)


〈Forever Young〉是狄倫在1973年創作的歌曲,收錄在《Planet Wave》(行星波動)專輯,這首曲子是狄倫為大兒子杰西(Jesse)寫作的,在蒼勁真摯的曲調間,唱出一位父親對孩子的盼望。歌詞悠悠道出:「願神永遠保守你╱願你的希望都成真╱願你總是為人付出╱也讓他人為你付出╱願你打造一座梯子通往星星╱一階一階向上爬╱願你永遠青春,永遠青春……

Paul Rogers設計了一位民謠歌手把吉他送給小男孩的楔子,描繪小男孩如何用音樂探索生命的可能,慢慢長成明理且願意付出的年輕歌手。書頁間融入狄倫生平的重要記事,比如他初抵紐約時眼底的風景,生命裡重要的他者,與60年代反戰和希冀和平的想望等。同時,Rogers也在每幅畫面裡,悉心埋藏了許多狄倫樂迷熟知的其他歌曲線索,讓一首歌烘托出這位音樂偶像澎湃豐富的創作生命。

因此,這本《Forever Young》可以從幾個不同層次來閱讀,純粹從畫面上描繪的風景與故事解讀,小男孩在紐約真實的地景間,長成一個熱愛音樂的民謠歌手;輔以狄倫的生命故事來讀,讀者會看見傳奇歌手努力用音樂活出真誠一生的進程。隨著腦際迴盪著〈Forever Young〉的旋律,我們在翻頁與圖像的變幻間,聽見一位父親對生長在亂世中的孩子,仍然勇敢真摯付出的殷殷期盼。

書頁間融入狄倫生平的重要記事,與生命裡重要的他者(圖/《Forever Young》內頁)


狄倫另一首更有名的作品〈Blowin' in the Wind〉在2004年被《滾石雜誌》列入史上500大名曲,這首狄倫在1962年寫作的曲子,率直深刻的提出至今依舊無人能解的問題──為何世上存在不公不義、仇恨與戰爭?為何人們能夠視而不見?對人世間明顯不公義的事物背過身去,不理不睬?儘管歌曲儼然已成為60年代各種民權與反戰運動的國歌,狄倫自己卻始終不願承認這是一首反戰歌曲。


或許他在歌詞間傳達的關懷包涵的範圍更深更廣,直白的探問人生而在世,非但無法互相接納,還不斷彼此傷害的苦境。「有些人……到底需要存在多少年,才能得到自由?╱一個人……到底會有多少次……轉頭假裝他什麼也沒有看見?╱答案啊,我的朋友,吹散在風中……答案就吹散在風中」。

Blowin’ in the Wind

Blowin’ in the Wind

擅長水彩暈染的插畫家強.穆特(Jon J Muth),在同名繪本《Blowin' in the Wind》傳達這首既重且輕的歌曲意涵時,使用了反覆出現的幾個意象,貫串悠揚輕快的旋律——每幅跨頁間,都有跨越種族與膚色、單純無憂的孩子拿著紅色的氣球或球,追尋著生命的意涵與諸多問題的解答。

這些孩子在書中和諧共處,他們的互動,正好與歌詞間描繪真實世界人們的冷漠反應相反,讓讀者在翻頁時深深被觸動。插畫家特別設計的意象反覆出現在書頁間,呼應了這首歌的主旋律與副歌一再復返的曲式。讀者看見孩子帶著吉他,追尋著白色的紙飛機。書頁近尾聲時,出現許許多多紙飛機飛在雲端與無垠星空的情景。這麼多紙飛機向遠方飛翔,也意味著孩子們永遠盼望著某個更平和、更公正世界到來。

《Blowin' in the Wind》以孩子拿著紅色的氣球或球的意象貫穿全書主軸(圖/《Blowin' in the Wind》內頁)


寫這篇文章時,我反覆聽著〈Forever Young〉與〈Blowin' in the Wind〉這兩首歌,心裡一面感動,一面感傷,更包容彼此的世界究竟何時才會到來?做為一個母親與熱愛世界的人,多麼希望我們的孩子能迎向那個有光的世界。在那裡,跨越國境、種族與各種生存條件,人們彼此相愛。



蠟筆想回家

蠟筆想回家

黃筱茵 
兒童文學工作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文學組博士班肄業。曾任編輯,翻譯過的繪本和青少年小說超過100冊,擔任過《聯合報》年度好書評審和信誼幼兒文學獎初選評審,並為報章雜誌、書籍撰寫繪本導讀和小說書評。從每本繪本裡發現生命不同的祕密,決定一輩子在繪本森林中散步呼吸,認識形形色色可愛的朋友。譯有《蠟筆大罷工》《蠟筆想回家》等繪本。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五月關鍵字:「母親」──從文學與影視作品中,窺見自己與母親的關係

或許關係緊密得像朋友、或許像冤仇人,甚至是陌生人,母親與孩子的關係不只有一種樣貌,而在文學與電影中,母親的題材更是永不缺席。在母親節這一天,看五篇可能與媽媽和解、可能示愛的文章。

63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