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作家精選集

【週四|舊貨滿行囊】簡銘甫:〔蘇黎世〕明天星期五

  • 字級


簡銘甫專欄
 
今年生日,替自己買了個禮物:FREITAG背包。這是我第三個FREITAG背包,跳蚤市場上買的,面料又破又髒,但只要店裡原價一半不到的價錢,見獵心喜。而大家都知道,FREITAG包可是愈髒愈舊愈值錢。

FREITAG算是全球第一個品牌,把橡膠帆布包變成日常生活的必備品,甚至提升到時尚的層次,還早先別人好幾步,把資源回收的環保精神當作消費訴求。這個從蘇黎世發跡的品牌,成立已經18年。他們產品最大的特色,也就是基本款,以回收的卡車防水帆布所製成,背包面料因為圖案剪裁的關係,每個樣子都不相同,十分投年輕人喜好。

簡銘甫11-3
FREITAG的包包因為帆布剪裁位置不同,每一個圖案都獨一無二

三年前造訪住在蘇黎世的朋友,特別把參觀FREITAG總部也列為行程之一,因為這個曾經上過無數設計雜誌封面的組合貨櫃屋,的確具有話題性。該貨櫃屋由十幾個舊貨櫃堆疊而成,一到四樓為貨櫃雙拼,最高樓層還可俯瞰蘇黎世市區,晚上加上燈光照明,裝置藝術感十足。雙拼的貨櫃屋內空間方正簡單,牆上一排排紙盒堆成的牆,裡頭裝著不同型號的包包,每個樓層陳列不同系列的基本款背包,像是郵差包、文件包、小腰包,井然有序。

簡銘甫11-2
FREITAG總部由十幾個舊貨櫃堆疊而成,裝置藝術感十足

我常在懷疑,德語系國家的人是不是從小都在石化工業環境裡長大的?為什麼他們對於橡膠Gummi產品如此著迷?在德國,幾乎每人都有一個橡膠背包,即便是布料材質,也要在上面塗上一層膠,連吃的糖果都是橡膠!(Gummy Bear橡膠軟糖,當然不是真的橡膠)。FREITAG貨櫃屋裡也全都是橡膠的味道,即便在好多年之後,每當我掀開FREITAG的背包,一股橡膠味就會撲鼻而來。我不禁懷疑,從今年開始推出女性時尚包的FREITAG,到底要如何攫獲女性消費者的心。

再來的問題就是,憑什麼一個橡膠帆布包要賣五、六千塊台幣?但是看過網頁以及店裡的Flyer之後,再加上每件包包如同身分證般的TAG,明白標示出型號及來源。我的問題便有了答案。FREITAG標榜的獨一無二、資源回收當然是賣點,另外一個更有先見之明的訴求便是在地生產。所有的生產流程,從回收、整理、剪裁、車縫,全部由在地人手中完成,而且過程透明,身分清楚,不會有外包生產所衍生的品質控管的問題。這些先見之明,以及必要的堅持,都是FREITAG今天所以成功塑造出品牌形象的指標。

簡銘甫11-4
 
簡銘甫11-1
時尚咖啡館MY PLACE

買完包包後,跟朋友心滿意足地去到當地一家另類的時尚咖啡館MY PLACE。MY PLACE是一間現代感的café,店內擺放二手設計家具,每件都標上價錢,任君選購。我稍微看了一下家具的品相,狀況都不差,但價錢也都不便宜。聽朋友說,這裡二手家具的銷售還不錯,因為店裡的擺設經常因此而改變。

簡銘甫11-5
在跳蚤市場買到FREITAG的F74 BOB包
如此看來,蘇黎世還真可以稱做是時尚的資源回收城市。帆布可以回收使用,設計家具當然也行。不過蘇黎世的資源回收不只很時尚,也很有良心。我先前去過市區一家知名的二手物資店Brockenhaus,這裡的物資全由民眾捐獻而來,經過整理之後,再以合理的價錢賣給有需要的人,最後銷售所得則全數捐給社福機構。

那天在跳蚤市場買到FREITAG背包後,立刻就背在身上到處閒逛。一位舊貨商朋友看到直稱好看,並且問我花了多少錢。當我說完價錢後,他做了個天價的表情,接著用二手幽默說:星期四可能會便宜一點。

〔延伸推薦〕
FREITAG環保造型包設計專集
FREITAG環保造型包設計專集
生命 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設計上
生命 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設計上
人生沒有張設計椅怎麼行 設計大師的經典入門Best Choice200+
人生沒有張設計椅怎麼行 設計大師的經典入門Best Choice200+

簡銘甫
從事舊貨買賣,魔椅加工廠商店負責人。旅居台北、柏林兩地,喜歡旅行,談天說地。著有《乾杯!柏林大街》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第43屆金鼎獎得主專訪精選

    第43屆金鼎獎得獎名單公布了!請看OKAPI精選專文深入認識得獎人:特別貢獻獎:幸佳慧女士,文學圖書獎:鯨向海《每天都在膨脹》、張貴興《野豬渡河》,非文學圖書獎:柯金源《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陳淑華《灶邊煮語:台灣閩客料理的對話》

    2763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第43屆金鼎獎得主專訪精選

第43屆金鼎獎得獎名單公布了!請看OKAPI精選專文深入認識得獎人:特別貢獻獎:幸佳慧女士,文學圖書獎:鯨向海《每天都在膨脹》、張貴興《野豬渡河》,非文學圖書獎:柯金源《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陳淑華《灶邊煮語:台灣閩客料理的對話》

276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