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決策無法面面俱到?在高質感與超便利之間取捨!
作者:Bomi / 2011-05-25 瀏覽次數(3141)
有企圖心的企業,在取得一定成功後,免不了進行擴張,認為同時兼顧質感與便利是可行的目標,因此,開始追逐作者曼尼所提到的質感幻影(the fidelity mirage)。為了接觸更多的消費者,蒂芬妮(Tiffany)開始推出低價銀製手鍊,吸引少女入店購物;星巴克則在每個購物中心、街角開設分店,瞬間興起了大眾奢華風潮,雖然這個決策,短暫的反應在股價上,但從高質感向便利性靠攏的過程中,因為檢視、衡量的標準被提高了,無形中也泯滅了原來可帶來的附加價值,例如社經地位的象徵,原來的支持者也就逐漸流失,再加上科技效應的影響會讓質感和便利性的標準不斷被提高,一旦失去了原先的能量,就難以回復往日的水準。
如果一項產品或服務既無法歸類為高質感地受人喜愛,或超便利的被人需時,就會落入三不管地帶,作者將之稱為質感大肚(the fidelity belly),沒有人會為了質感普通或者是普通便利的產品感到興奮。
許多商管書通常會著重在如何發想創新的點子,但好點子購成的原因很多,只要一被推出就難以仿造,作者則從取捨概念提供一個分析方法,在案例中教讀者思考,「質感和便利的交換」的原則幫助我們試想,當點子實際變成產品或服務時,消費者會出現哪些反應,同時也可以用來思考與對手之間的競爭壓力,究竟要以便利還是質感取勝?如果添加更多的便利性能夠對抗嗎?還是選擇在同等級中增加質感?一味的削價競爭的低價機票,為何最後還是一敗塗地?掃地機器人iRobot雖不便宜,為何卻能以便利性取勝?生活中很多事情我們都在取捨,在經濟學的角度會用機會成本去詮釋,有些時候,在某個領域努力久了,質感幻影難免出現,透過質感和便利的交互討論,會發現我們隱約知道但無法清楚說明的商業現象,有了比較清晰的輪廓,這對做出好決策也有幫助。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