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這是一場沒有煙硝的戰爭,卻很有可能重新分配你我手中的財富
作者:Shopping / 2010-12-03 瀏覽次數(5160)
「另一美國人也到中國旅遊,也拿10萬美元換了68萬RMB,花50萬買了套房子,吃喝玩樂花了18萬,想回去了,房子不能帶走只好賣了,淨得100萬,兌換了20萬美元,白玩了一回不說,還倒掙了中國人10萬美元,也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對於2009年歐巴馬訪華,郎咸平先生毫不客氣地說,這個美國人,送來三個大禮:
「匯率大戰。」
「貿易大戰。」
「成本大戰。」
如果劇本按照美國人寫的來演,該是個什麼樣貌呢?翻翻日本泡沫經濟前後的歷史紀錄可窺一二。美國認為日圓幣值被嚴重低估了,所以日本應該放手日圓升值,1985年當日圓劈哩啪啦地狂升之後,日本的房地產、股市也暴漲,出口嚴重衰退、壞帳破表,最終導致1990年的泡沫經濟,日本迎來十年的經濟大崩壞。
美國在日圓瘋狂升值的時候,日本對美國大幅降低貿易順差,美國把門檻一鬆,熱錢亂竄,到日本炒房地產、炒股票、再賺回匯差。
在當時,許多日本企業抓緊美元貶值的時刻與機遇,跑到美國享受優惠、設廠,同時解決了美國的失業問題,奠定了自己拓展美國市場的基礎。日本本土則因為過度投資、過度貸款,留下了巨大的泡沫,熱錢撤走後,日本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美國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宜。
郎咸平在《新帝國主義在中國2》中,清楚指出美國近年匯率戰略的意圖,即以「匯率大戰」先行,兩國在匯率大戰的基礎上,持續「貿易大戰」的角力,達到對中國進行出口制裁的結果。
而最近很熱門的棉花短缺話題,也許大家只知道各種成衣明年至少漲個兩成,在此新聞背後也有美國的影子,而這正是「成本大戰」開啟的續篇。美國鎖定玉米、大豆、棉花等農產品,取得控制權後,即能強烈影響中國的通貨膨脹,甚至未來可能引爆糧食戰爭,這些將不僅僅是美中兩國的角力,也是任何缺少資源的國家都必定面臨的結果。
2004年底,1美元兌人民幣約8.27元,2010年11月,1美元兌人民幣6.63元,無論過去五、六年人民幣升值了多少,這場被郎咸平定位為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中國在很多方面,的確出現了日本泡沫經濟前,所有幾乎會出現的現象。
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是中國「維穩」最重要的「項目」,中國政府在這個狀態下,只能選擇有限度的通貨膨脹,並極力避免中國未來面臨停滯性通貨膨脹的嚴重後果,簡言之,中國經不起如日本經濟泡沫般的歷史重演。
繼美國大量印鈔票後,美元貶值的效果反映在今年九月美國貿易赤字有效地降低5%,美聯儲宣布將再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亞洲貨幣隨之大漲,引爆市場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此事件可被視為中美兩國間的角力,亦可解讀為美國自救的激烈手段。
G20峰會中,各國紛紛指責美國引爆匯率戰爭的畫面才落幕,讓人們擔心的,卻是這可能會是世界貿易大戰爭端的開始。如果美國不顧峰會各國的指責,仍加大自救力度放手美元繼續貶值,極可能引發全球性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連鎖反應。
對於還沒有轉型、沒有擺脫依賴製造業的台灣來說,這是一場沒有煙硝的戰爭,卻很有可能重新分配你我手中的財富。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