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若罪惡以愛為名蔓延,我們是否有勇氣推翻。

  • 字級

純樸的鄉間校園內,竟發生駭人聽聞的女童姦殺案。受害者的四位好友,是目擊兇手的唯一證人。但四位女童對於兇手長相眾說紛紜,導致案情陷入膠著。痛失愛女的母親,將女兒的死歸咎於四位女童,於是對她們發出最後通牒:「在追捕時效期滿前,妳們去找出兇手來!如果做不到,就得補償到我滿意為止!」但沒有人預想到,這句話就像是被害女童的冤魂,十幾年來糾纏著這四位女孩,一路將她們推向各自的人生悲劇......

一如前作《告白》,日本新銳作家湊佳苗再次證明自己是個說故事的高手。而且特別擅長把簡單的故事,寫出層次與懸疑感,看似單純的人物架構,卻層疊交纏,處處伏筆,讓人自翻開第一頁起就欲罷不能,急欲一口氣揭開謎底!然而繁複的情節設定以及解謎的刺激,不過是湊佳苗帶給讀者的第一層閱讀樂趣,從前作《告白》到新作《贖罪》,不難發現湊佳苗除了擅長說故事,更擅長剖析更底層、更扭曲的人性。

《贖罪》一書中,湊佳苗利用四位女孩與被害者母親的輪番自白,讓讀者從不同角度拼湊事件始末。愧疚與恐懼,是受害者母親手中最大的籌碼,只需要稍加煽動,這些負面情緒便會自體繁衍無限擴大,最終讓一切分崩離析。但比起因痛失愛女而失控的復仇,不受控制的愛,或許才是一切悲劇的起頭。

受害者的母親,因為對女兒的愛與不捨,對四位女孩出言恐嚇。而表面上四位女孩也的確因此影響了成長過程中的種種選擇,進而造成日後命定般的悲劇收場。但另一方面,藉由女孩們的自述,卻發現家庭背景與性格養成,對於女孩們成長過程中的影響,並不亞於兇殺案本身。四位女孩與原生家庭各有各的心結,父母自以為是愛的教養下,卻讓子女一步步陷入無法自我抽離的扭曲困境終。但我們不是都相信,家人的愛,是世界上最牢靠的愛嗎?誰又曾想過,當愛放大到極限,或許早已面目全非,不再是愛。愛與罪的界線,或許薄的讓人輕易跨越而不自知。

明目張膽的罪,我們可以名正言順地尋找救贖。但若罪惡以愛為名蔓延,我們是否有勇氣推翻、捨棄、否決這份愛,成為自己的救贖。或許是在懸疑糾結的凶殺故事背後,真正該思考的問題。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真正致命的,不只是疾病的傳染,還有無知與恐懼。

透過四本作品,一起理解動物健康與人類健康為何息息相關,思考公共衛生與人權之間該如何拿捏,以及日常建構的政府體制與施策將如何影響事態的發展。

328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