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2010年八月外文館非文學選書:數位時代頭號生存守則,哈姆雷特的黑莓機告訴你:)
作者:博客來編輯 / 2010-08-02 瀏覽次數(4108)
你是否曾跟朋友吃飯時,因為一邊打手機簡訊,以致遺漏對方說的某句話?或曾經以為口袋裡的手機震動,急忙伸手查看,才發現手機連半聲都沒吭。
能隨時與外界保持聯繫、掌握親友近況,總令人感到安心,但你是否偶爾也希望擁有清閒片刻,卻不知如何拋下一切?威廉包爾斯在新書《哈姆雷特的黑莓機》中,分享自己在數位時代覓得的實用生存法則,能讓讀者在資訊充斥的生活中,還保有一處安靜空間。
包爾斯不僅提供實際建議,還回溯過去兩世紀,從蘇格拉底、莎士比亞…到近代的麥克魯漢,七位思想家所處時代裡的革新「資訊設備」─ 現今視為普遍的產品 (例如:紙)─ 在當時引發的社會變革與思想震盪。
包爾斯提到,在莎士比亞著名戲劇《哈姆雷特》中有一幕,哈姆雷特從親父鬼魂口中得知弒父兇手真相時,陷入紊亂的思緒,哈姆雷特試圖從「table」抹去細碎的資訊以尋求解答。對現在人而言,「table」就是四張腳的家具,不過莎士比亞指涉的「table」其實是一個硬皮小冊子,人們能以鐵製筆在小冊上記錄當天要事,之後還可用海綿將字抹去以循環使用,在當時蔚為風潮,地位好比今日廣受商界歡迎的「黑莓機」。包爾斯從莎士比亞時期跨時代工具,進而探討「筆記本記錄」與「電腦螢幕記錄」兩種不同資訊載體帶來的演變,以及「電腦」難超越「筆記本」的面向。
包爾斯說道,新技術出現時,人們往往感到焦慮甚至做出負面預言,但其實舊技術不一定會被取代,而會轉變成新的角色,比方電視出現時,很多人預言收音機會就此消失,不過收音機最後沒被淘汰,反而成為汽車駕駛接收訊息的首選,又或者有些時候,當人們只需要一點聲音,不需過多影像時,就會選擇收音機,這些特色都是電視無法取代的。
除了有趣的歷史故事及論述,包爾斯在書中描寫許多令人感同身受的親身經歷,例如他曾經感受到雖然跟家人同在一個屋簷下,但實際上每個人只是面對各自的螢幕,並無實際交流。於是包爾斯與家人協議週末隔絕所有網絡,只與彼此共享美好片刻,雖然起頭困難,卻獲得意外收穫。
《哈姆雷特的黑莓機》透露一個重要的訊息:我們真的太忙了,總是忙著追逐不斷更新的資訊、快速演變的科技工具,總是擔心自己沒與世界接軌、漏了哪個朋友的訊息,而忙著透過各種管道吸取新知。包爾斯認為,在數位時代尋求資訊最大化 (Digital Maximalism),其實讓我們黏附了太多不必要的資訊,也改變了事物的本質,比方以往在科技還沒這麼發達的時代,外出散步只是單純放鬆身心的行為,現在散步卻可能被突來的手機訊息打斷。
包爾斯告訴讀者要學習慢慢抽離,讓自己的身心稍微得到舒緩,畢竟我們不需要知道所有事情,而只要知道真正重要的事情。想想,facebook數百位朋友對自己而言,每位朋友的訊息是否都不能遺漏呢?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