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看見對細節的堅持,擁抱築夢的美麗《聲色盒子:音效大師杜篤之的電影路》
作者:奧提森 / 2010-01-07 瀏覽次數(3891)
對有志從事電影工作的人來說,這本《聲色盒子:音效大師杜篤之的電影路》,記錄了杜篤之多年來在錄音技術積累的種種細節工法,儼然是一本錄音工程的武林祕笈。但這並不是一本冰冷的理論書,杜篤之像老朋友話家常一般,細數許多經典電影的幕後工作經過,讓冰冷的技術層面頓時有了血肉,生動溫暖了起來。例如:即使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會真的留意風吹落照片的聲音應該是什麼模樣?但只為了追求更逼真的層次,杜篤之還是真的在牆上貼滿了照片然後用三夾板搧風,錄下了我們也許不會意識到,但卻漂浮在我們潛意識裡的細膩。還有當年同為新手的楊德昌與杜篤之,如何互相給予對方創作空間,激盪出不同於昔日國片的聲音質感。而侯孝賢在拍完《悲情城市》後,送給杜篤之一套造價昂貴的現場同步錄音設備,唯一的要求就是日後不要忘了幫助資金困頓的人完成他們的電影夢。
書裡還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在八零年代,台灣戲院的放映設備跟不上錄音工程的技術,許多細微的層次音效在台灣放映時是完全聽不見的,但杜篤之並沒有因此降低對自我的要求。一九八五年楊德昌以《青梅竹馬》參加義大利都靈影展,特別在當地寄了張明信片給杜篤之,只為了告訴他在都靈的戲院裡,所有台灣放映時聽不見的細節,全都聽見了!看完這段我心裡非常感動,要堅持一個看得見的目標已經夠難了,而杜篤之堅持的卻是一個看不見的夢!這需要的不只是技術,而是對於自身工作發自內心滿溢的熱情!
諸如此類的小故事,我相信就是《聲色盒子:音效大師杜篤之的電影路》此書對於一般讀者而言最感人的地方。從這些工作過程中,可以看見一群可愛執著的築夢者,在艱困的環境下相互扶持,在有限的經費與時間壓力下,拒絕守成,堅持往新的疆土開拓,即使這些成果細微得沒有人會注意,仍然義無反顧。看完這本書,日後坐在電影院裡,我們會想起原來有人默默地在跟這麼多 繁瑣的細節反覆實驗對抗,就只為了讓我們在觀影的過程,感動可以更往內心深處鑽一些。然後我們也會跟著回顧自己,對於我們的夢、我們的工作、我們的生活,是否也可以再用力一些些,也許會因此讓某個遠方的陌生人,或著是我們自己,也多得到一些些什麼。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