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李登輝:台灣需要新的憲法,不是修憲

  • 字級


李登輝、野百合
 

3月21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李登輝前總統參加一場「民主改革的未竟之業:李登輝與野百合再對話」座談會,主持人是台大社會學系副教授范雲,21年前的同月同日,李前總統也見過她,當時是在總統府內。

1990年的台灣有一群「萬年國民大會代表」,他們不僅可以選舉總統、副總統,而且可以修法延長自己的任期……此時台灣已經累積了多年的社會運動能量,前一年中國則有天安門事件,這些能量在90年三月集聚爆發成「野百合學運」,並提出「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國會全面改選」「召開國是會議」「訂定政經改革時間表」四項訴求,數千名學生在中正紀念堂靜坐六天後,李登輝於3月21日接見學運總指揮范雲等人。

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
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
後來,台灣有哪些改變呢?當年六月,李登輝即召開國是會議;翌年,修憲令國會全面改選、廢止臨時條款。但當時沒人能料想到,從1991年至2005年,台灣竟然七次修憲!

參加座談的中央研究院政治所研究員林繼文,在《秩序繽紛的年代》中〈憲法為何休市〉一文中詳細描述,這七次「修憲」其實是在不動到憲法本文情形下的「增修」,因此他在座談中提問:現在的憲法真的能用嗎?

「現在的國家型態與憲法不合,」李登輝回覆,現在已不是修憲能解決,而應有新憲法或是「台灣基本法」取代現在的憲法,而且更重要的問題是:人民對國家的認同為何?領導人的信仰為何?台灣的主體性為何?了解這些問題,就能知道未來應該如何做。

同時與會的清大社會所副教授吳介民則指出,2008年時「國共合作」之所以引發「賣台」爭議,乃是因為台灣害怕再度殖民化;他在《秩序繽紛的年代》中〈第三種中國想像〉一文中分析,冷戰時代,美國可以說是台灣的獨家保護國或「宗主國」。後冷戰時代,中國與美國在對台關係上,要爭的就是這個「宗主權」的分享。

對此李登輝回答,這牽涉到二戰之後台灣的地位,因此他於1999年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他認為「一中」是五千年中華帝國留下來的觀念,這一點國民黨與共產黨沒有不同,但是「台灣早就改變了,能夠融合東西文明,大量引進西方文化;中國若能更接受西方文化,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21年後野百合與李登輝再對話,當然因時間有限,無法廣泛討論。范雲說,但他希望大家可以閱讀《秩序繽紛的年代》一書,其中亦討論了媒體的困境、司法改革、新移民運動等議題,可以作為未來民主改革的庫存清單。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記得自己與他人歷史上的每一道傷痕,並繼續在這裡與那裡談論它們。」

天安門事件已過去32年,在中國仍然是一個禁詞,今日香港,不只日曆上逐漸隱形的數字,黑衣燭光亦可能觸法,這個世界「曾經有一個把槍口對準人民的國家。太過光怪陸離,想不通。但知道,就不會忘。」

141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