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和雲門一起,去歐洲流浪。

  • 字級

對林懷民最初的印象,是來自於高中時聽到的廣播節目,他在節目上和主持人談親近表演藝術的方法,他說:

《藝術是稍息,不是立正》看舞應該放鬆心情,不要急著去拆解每個動作的涵義,不要拼命,「偶爾打個盹也不以為意」。

之後有幾次在書店裡看到林老師,總是一派緩慢悠閒,不疾不徐的樣子,就像當年「聽到」地一般溫文儒雅。進到劇院看舞,看到的則是一群賣力的舞者,和一個謙虛有禮的編舞家。這大概就是我之前對林懷民和雲門舞集的印象。

直到看了這本《跟雲門去流浪》。

這本書,是林懷民在《》之後,再度親自執筆的作品。記的是,今年(2007)五六月間,雲門從澳洲開始,再到德國、俄羅斯、葡萄牙、英國、西班牙的巡迴演出。每天一篇的日記,林懷民寫的並不是舞台上光鮮亮麗的演出,而是台下不為人知的表演故事。或人或事,當然最多的,還是雲門舞台的故事--尤其是平日少被看見(察覺)的技術部門。

你對雲門的印象是什麼,是《流浪者之歌》裡不斷灑下的金黃稻米?還是《狂草》裡用身體寫書法的舞者?或是《水月》裡在水裡跳著的舞蹈?

這次林懷民不談編舞的想法,還是意象的呈現,而是真實記載了這趟巡迴發生的事:在俄羅斯,因為發現中國進口的米有污染,所以政府下令禁止稻米入口。原本打算更換舞碼,但邀請的戲劇節說觀眾就是要來觀賞《流浪者之歌》。於是找米,再「後製」米,技術指導還為此跑了趟俄羅斯。在德國,《狂草》輸送墨水的管子在開演前爆了,工作人員緊急搶修,演出延遲十分鐘。在葡萄牙,歐加?卡德佛這個林懷民理想的劇院裡,卻發現劇院和想像中的不一樣,從燈光、音響到舞台,都得調整。

除此之外,舞者長期在外巡演的甘苦,雲門厲害謹慎的後勤人員,在《跟雲門去流浪》一書裡都有提到。讀完這本書,覺得好像更親近了劇場,也對劇場裡的所有工作人員有了更多的敬意。但我的收獲不只是這樣,在書裡,我還看到了一個有理想有憤怒的林懷民--有幾篇日記,在談台灣表演場所的經營難處,或批判文化政策。《跟雲門去流浪》除了讓我看到舞台下的故事,也看到了林懷民這個人。

對於這樣一個誠懇的舞團經營者及編舞家,我想最好的鼓勵,就是走進劇場裡,放開心胸,去欣賞他的舞作。欣賞他發展出來這套「蹲下去」的舞蹈風貌,欣賞技術人員和舞者協力創造的表演,再給他們最熱情的掌聲,拍手拍手拍手!走吧,2007雲門舞集秋季公演才要開始,讓我們一起去看舞吧!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想終止惱人的年節對話嗎?試試看跟對方聊這幾個話題

有一點禁忌、有一點難解、有一點傷痛,有一點不敢面對,可能會聊不下去,但如果話題繼續,你們將重新認識彼此。

457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