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我們看了許許多多書店的故事,什麼是你心目中最美好的書店想像?
作者:DL / 2008-06-09 瀏覽次數(3154)
或許還有很多很多。我想,我們貪婪想像出一種書所營造的美好氛圍,在這個似乎不怎麼美好的時代。
莎士比亞書店是一家曾經存在於巴黎左岸的,一個美國女子開的書店。賣書人的名字叫雪維兒?畢奇。這本書,說是她的自傳,其實叨叨敘敘說的,都是書店的事。
因為在雜誌上看到一本書只在某家書店有賣,尋址找去,而認識了影響她一生的書店主人。
自從打了要開書店的主意,從找店面開始,牆上要掛誰的肖像呢?蒐集來詩人的手稿也得掛起來;一本一本蒐全自己熟悉喜愛作家的作品;店外還掛上好友繪製的莎士比亞畫像。最後店門一開,莎士比亞書店,就從開門的那天開始營業。
美國來的朋友,自顧自的把書店設為通訊地址,雪維兒一點不囉唆,最先想到的是得讓郵務遞交工作順暢才是。那時代大家都買不起書,那用借的也行,辦一張書友卡,交一點押金,一本書規定是借兩個星期,不過借個一年,店主人也是很OK的。
仰慕的對象加好朋友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沒人敢出,莎士比亞書店就新增加了出版業務,找印刷廠、排版、騰稿校對,甚至還出了三種版本(紙質不同,同時分普通版跟作者簽名版唷)。當時因為資金不足,所以是採預購制,要買的得先登記。某天,雪維兒突然發現一位她心目中應該會買的讀者不在登記名單上,還雞婆的寫了封信過去「禮貌詢問」……還有好多好多,她像個朋友叨叨敘敘的跟你敘述經營上的瑣事,她每天每天又認識了哪些聞名已久的人物(那時代的巴黎,人文薈萃呀),以及她與他們還有這間小店間的對話故事。
我們從她的話裡認識了一家無緣走進的書店,可是我們好像也走進去了,看到牆上掛著惠特曼的手稿、隔間的玻璃窗、書架子上借書未還的空格。我們也認識了那個時代的法國巴黎,稍稍的碰觸了一小段充滿精彩內幕文學史。
最滿足的是,你可以看到真的曾經有一個人,實現了我們對一家美好書店的想像。不論在你的想像中,自己是個買書人,還是賣書人。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