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他們在島嶼寫作|瘂弦篇】凌性傑:承認並安於生活──秋日讀瘂弦

  • 字級


【他們在島嶼寫作Ⅱ】BN

創世紀的創世紀:詩的照耀下
創世紀的創世紀:
詩的照耀下
面對一位詩人,我們會感受到的,應同時是「詩」與「人」,亦分別是「識人」與「讀詩」,彼此互為作用。

在「詩的照耀下──他們在島嶼寫作Ⅱ」之瘂弦紀錄片《如歌的行板》中,見識到詩人吟誦如術師撒豆成兵的聲音魔力、認識到時潮翻滾下的真人格與純文學之際,該是讀者們通過自己、或藉由他人不同角度,無論初讀或重讀,回到細細沿讀詩行本身的時刻──理解詩人創造作品,而作品如何完成一位詩人。



承認並安於生活──秋日讀瘂弦
文╱凌性傑(詩人,著有自己的看法:讀古文談寫作《彷彿若有光:遇見古典詩與詩生活》等作品。)

1992 年夏天,我從高一升高二的暑期輔導課中脫逃,帶著簡便的行囊到台北參加教育部文藝營。在那主要靠著郵件、電話聯絡,網路世界尚未誕生的年代,文藝營幾乎是一場六年級生的文學啟蒙儀式,讓我們得以脫離日常,跟一群擁有共同志趣的人聚在一起。整整十天,我們在台灣師大的研習大樓裡一起生活、上課,日以繼夜,積極熱切地交談、書寫。如果沒有這個營隊,我們只能散落在島嶼的各個角落,各自孤單且艱困地尋找文學的道路。來到這裡,除了證明自己並不孤單,還感受到長輩們的溫暖。那些原本距離遙遠的作家,出現在我們眼前,近距離地傳授創作心法,並且告訴我們要好好寫下去。瘂弦老師就是其中一位。

新詩課堂上,瘂弦老師講卞之琳、何其芳,然後說自己停筆多年,已經好久沒有寫詩了。似乎還提到了郊寒島瘦,古人苦吟成詩的景象如此鮮明:「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接著,一派悠哉地看看自己的肚子說:「肥胖是詩人的恥辱。」於是我也看看自己的肚子,疑惑著:肥胖就不能寫詩了嗎?

如今,「他們在島嶼寫作Ⅱ」中的瘂弦紀錄片《如歌的行板》,有瘂弦與他同代詩人的青春裸體留影。好瘦,也好詩。

高中時期,我是臃腫的,臉上冒著青春痘,體重76 公斤。可能是喝了太多私家調製的轉骨湯,補過頭了,身材沒有抽長反而橫向發展,成了一個小胖子。說也奇怪,文藝營裡的伙伴們真是以清瘦嶙峋的居多。聽了瘂弦這套詩與肥胖的講法之後,我持續地發胖,持續寫著自以為是的爛詩。那年秋天,無可救藥地寫詩,在雄中圖書館讀完洪範書店出版的所有詩集。一直要到高中畢業升大學的夏天,才終於減掉20 公斤體重。沒有規律也沒有紀律地寫詩,關於詩的創造、詩的意義,想得太少,純粹是「從感覺出發」(瘂弦詩作篇名)。

詩與身體,節制跟鍛鍊,於是成為一輩子的功課。我的減肥大業,周而復始,胖了之後就努力變瘦,瘦了之後無可避免地再度發胖。昔日參加文藝營的友伴,大多已經不寫作了,且有中年發福的跡象。

看完紀錄片之後,我不再去想:寫詩的瘂弦跟不寫詩的瘂弦有什麼不同?寫詩的快樂跟不寫詩的快樂是不是有相同的道理?這一切機緣變化,或許都跟生活的狀態有關。瘂弦曾引用W. H. 奧登的話語:「對我來說,活著常常就是想著。」大概藏有他對生活狀態的回應吧。

時間過去,文藝營裡遇到的瘂弦跟紀錄片中的瘂弦,一貫維持著暖男的幽默。有他在的場合,總是可以讓人安心的。不管是現實生活或詩歌,幽默是一款高難度的藝術,表達形式若是失準,很容易流於刻薄或輕浮、下流。幽默而溫暖,更是難上加難。那其中,有情感與理性的均衡,以及對人性的領悟與寬諒。

此外,瘂弦總能將悲傷化為溫柔的詩句,坦然面對生命中的不舒服。他不放棄呼告,不排除呼告,在呼告中完成詩的情緒與音樂性。從感覺出發,但不止於傾訴感覺。從作品中可以發現,詩人往往苦於沉思,為了完成一首詩耗盡心神,在時間中等待感覺的凝聚、思想的昇華,竭力捕捉形象與聲音,刪除多餘的枝節。語字的使用者,通常基於實用的溝通,挑揀最便捷有效的語法句型來用。而詩人總在實用的規則基礎上,進行最神祕的創造,讓筆下的語字自成體系,各安其位,讓不可知的力量彰顯出來。

我尤其鍾情於瘂弦的贈答之作,或許是因為這些詩都有一個明確的訴說對象,情感的往復流動於是格外真摯,唸起來也特別好聽。

1967年,楊牧〈瘂弦的深淵〉提到:「瘂弦的詩甚至成為一種風尚,抄襲模仿的不乏其人,把創造者逼得走投無路。但那時期我們不知道為甚麼好像都處在一種過渡的虛空狀態下,也有一種懊惱,憤懣,和矛盾。」楊牧說瘂弦的作品裡,有文學的真,充滿了親切的話語。我猜想,或許就是這份親切,讓作品可以跨越時空跟不同世代的讀者溝通。再者,瘂弦詩裡面探索的,也一直是人類的共同命題。因為人就是這麼活著、在著的,每個人無可迴避的問題也就只有那麼幾種。正因如此,瘂弦的詩持續產生影響。我們在這樣的詩裡看世界,跟這個世界交換眼神、淚水與微笑。


〔關於瘂弦〕
本名王慶麟(1932-)。河南南陽人,1949年隨國軍來台,並參與洛夫、張默創辦的 《創世紀詩刊》,被稱為「鐵三角」。1966年退伍,至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計畫」訪問兩年,回國後任《幼獅文藝》《聯合報副刊》主編,45年編 輯生涯中,以特有的溫情、智識、人緣風度,打造文壇盛世。
他公開發表詩作只有12年,然而〈印度〉、〈鹽〉、〈深淵〉、〈坤伶〉、〈如歌的行板〉等膾炙人口詩作,集於《瘂弦詩集》至今傳誦。其他著作
《中國新詩研究》《記哈客詩想》《聚繖花序》亦為詩史、詩學做出貢獻。


購票訊息|「詩的照耀下-他們在島嶼寫作Ⅱ」2 +1電影預售套票
「他們在島嶼寫作」臉書專頁




〔瘂弦相關出版品〕
印刻文學生活誌 10月號/2014 第134期
印刻文學生活誌 10月號/2014 第134期
創世紀60年詩選(2004-2014)
創世紀60年詩選
(2004-2014)
亞弦詩集
瘂弦詩集
記哈客詩想
記哈客詩想
瘂弦自選集(POD)
瘂弦自選集(POD)
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今年七夕,哪首詩最能代表你的心情?

穩交中、剛分手、等人來愛、愛不對人......不管今天你的感情狀態是哪種,都有一首詩能代表你的心情。

186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