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不知道!
【我的異鄉見聞錄|01】不良少年╳東京
作者:不良少年 / 2014-02-08 瀏覽次數(8775)
暢銷漫畫《羅馬浴場》作者Yamazaki Mari(ヤマザキマリ)有個在國外生活20餘年的祖父,時常巡迴歐洲表演的音樂家母親也不斷告誡她「日本不是世界的全部」,因此,Yamazaki Mari在17歲即遠赴義大利習畫,之後嫁給義大利人,一家長期旅居中東、葡萄牙、美國芝加哥等地。
擁有多國生活經驗,Yamazaki Mari在散文集《遠望日本見聞錄》裡分析故鄉日本與各個旅居地的社會文化,毒舌的質疑與批判之外,不失幽默的有趣見解。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生活在他方是否就會開始懷念故鄉的美好?這次我們邀請幾位旅居他鄉、或是由異國「移民」台灣的特約觀察員來聊一聊他們生活的「異地」。
〔觀察員|01〕不良少年 / www.facebook.com/badguydiary
男子高校畢業之後,就一直活在叛逆的青春期走不出來,專長是假掰、吐嘈與詛咒。曾住東京一年,現居台北。
Q1. 身為日本人的Yamazaki Mari十分嚮往「熱情自由的國度——巴西」,甚至把巴西擬人化為這樣的印象:「是壯年期男性,最喜歡鍛鍊身體因而肌肉強健勻稱、充滿魅力。小麥色的肌膚搭配上和藹可親的臉龐,笑時露出炫目潔白光亮的整齊牙齒,那是健康的一種象徵。而從那豐富的表情則可窺看潛藏在他內心的雄性一面,如英勇、纖細、還有真要做時就全力到底的認真踏實等。時而也會激發出女性的柔媚。無論如何,就是不懂疲憊為何物,隨時精神奕奕,縱使有許多缺點,但又藏不住在心中種種可能性,是個卡路里消耗量極高的人。」
你曾長期旅居在哪個城市/國度?選擇該地的原因是?
不良少年:曾經住過東京一年。當時的動機是想趁30歲之前,看可不可以沾染一點國際大都會的色彩,變成時尚雜誌裡的街拍模特兒(誤)。一年之後雖然沒有變潮,但果真變得更假掰。
Q2. 若將「東京」擬人化,你會如何描寫?
不良少年:一想到東京,我腦中會浮現深夜時分卻仍繼續交際應酬的西裝上班族、看起來明顯無心於課業的假睫毛女子高中生、在公園裡推著嬰兒車假惺惺地假裝社交的鄰居媽媽們、不知為什麼總是嚴重駝背的阿公阿媽、牛丼屋裡面無表情的店員⋯⋯這城市太多面相了,每一位居民都貢獻了一種個性。
Q3. 剛到東京時,有什麼插曲打破了你對該地的刻板印象/想像?
(Yamazaki Mari在書中提到:日本的男性時尚雜誌封面常是帥氣、打扮花稍的歐美男性,讓人以為義大利滿街都是俊美時尚的中年男。但她的義大利朋友卻說同年齡的義大利男性若作此打扮肯定遭人嘲笑;歐美男性因受日本漫畫的影響,以為日本女性都是巨乳⋯⋯)
不良少年:在日本的郵局填資料時,櫃檯小姐堅持要我重寫自己的名字,只因為漢字的寫法不一樣,讓我覺得大受污辱。身為外國人,銀行不歡迎開戶,買手機處處被刁難,找個打工也四處碰壁,連停個腳踏車都被拖吊...... 原來當觀光客和當居民簡直是天壤之別,也讓我對能夠在日本生存下去的外國人們感到無限敬佩。
在終戰紀念日(8月15日)這天,和日本朋友到靖國神社參觀,遇見一整群穿著二次大戰的日軍軍服的右翼人士在我的耳邊喊著:「大日本帝國萬歲!」、「外國人滾出日本!」,突然深刻地感受到愛國愛到頭腦燒掉、心胸狹窄地不得了的日本人還真不少。
Q4. 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旅居地的習慣卻與故鄉大不相同的?
(Yamazaki Mari在書中提到,歐美的浴室與廁所在同一空間,日本則絕對分隔為兩個房間;日本電視節目的配音狀況呈現了日本與歐美兩地語境的顯著差異;納豆是日本家常食物,大多數外國人卻不敢吃⋯⋯)
不良少年:和台灣最不一樣的應該算「聲音」吧。當時我住在東京都杉並區的西荻窪,白天還頗熱鬧,入夜之後卻一片寧靜,或者該說是死氣沉沉。我觀察到日本人回到家以後好像都不發出聲音,連一點點隔壁的講話聲或電視聲都聽不見,加上少了機車呼嘯而過的噪音,簡直是恐怖小說或兇殺案的完美場景。如果是台灣的話,應該常會有歐吉桑和歐巴桑搬椅子出來外面乘涼、串門子、跟路人寒暄,還有小朋友在外面跑來跑去。我想電影《幸福的三丁目》那種敦親睦鄰以及緊密的人際關係,至少在東京已經瀕臨死亡了吧。
住日本這一年常常會有人按電鈴來推銷報紙和傳教,這個在台灣已經不流行的老套竟然還存活在21世紀的日本。身為外國人,對於來按門鈴的陌生人會異常地恐懼,事實也證明了應門絕對不會有好事(抖)。
Q5. 請以一句話向他人推薦你的現居地。
不良少年:想要體驗亂中有樂趣的後現代生活,不在意一天到晚被各種雜音干擾,以及所有懶得煮飯的人,歡迎搬來台北。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