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果|吃一口日本小說
【米果|日本小說教我的事】「好青年」伊坂幸太郎的台南午後對話
作者:米果 / 2013-08-07 瀏覽次數(9668)
過去十數年,我過著一邊寫小說雜文、一邊讀小說的日常生活。書寫可以將過剩的憤怒與疑惑,藉由寫作一次傾倒,閱讀則如同每日必須吸取的均衡養分一樣,一旦缺乏,體內就顯得空洞,那不是補充高蛋白或澱粉就能有的飽食感。而小說更甚於其他文體,畢竟,藉由故事的鋪陳得到的印象,多過重點整理的勵志文(已經不止一次這麼說了,讀者或許都覺得這樣反覆提醒會不會太囉唆了!)
我自己閱讀小說的同時,總會揣測小說作者的用意,伊坂幸太郎的小說特別有這種讓人疑神疑鬼的魔力。他的小說無法歸類,不屬於任何流派,不受什麼文體拘束,可是要說那是「伊坂流」,這當中又有相當多的變化。有些人認為伊坂的小說很難懂,但熟悉他的口氣之後,儼然就上癮了,自己會想辦法找一個角色跳進去,隨時等著伊坂大神召喚。
以前我很愛跟獨步出版社編輯開玩笑說,倘若伊坂大神可以來台灣,那就太好了,結果,伊坂大神,真的來了。
即使閱讀他的小說,有了「神樣」的印象,但是更接近他本人形象的,應該是中文譯本書腰上面,經常出現的slogan「愛與和平的好青年」。在台南場的對談當中,伊坂說他第一次知道這個稱號,這位拿著麥克風、出身千葉、現居仙台的暢銷作家一直問說,「可以嗎?我這樣子符合好青年的形象嗎?」
近距離坐在台南公會堂旁邊的茶屋用餐喝茶時,發現伊坂並沒有所謂「大神」的沉重感,整個人很放鬆,很有趣,對食物滋味充滿好奇,對台灣茶飲讚不絕口,連改良式的椪餅搭配冰淇淋,都吃得津津有味。
原以為寫出《某王者》這麼精彩的棒球小說,必然是棒球迷,於是提到東北樂天投手「田中將大」開季以來十五連勝時,他突然笑得很靦腆,「真不好意思,我不是樂天球迷,而且這消息竟然是台灣人告訴我,也太妙了……」
「倘若是個熱血球迷,可能就寫不出這樣的小說,我有時候還想說,寫出這種情節,會不會被謀殺啊~~(笑)」
但是伊坂筆下的殺手都好可愛,彷彿帶著神的聖旨,來教化人心,令人無法痛恨。譬如《瓢蟲》一書中,熱愛文學的殺手蜜柑,以及熟知湯瑪士小火車的殺手檸檬……然而伊坂說,喜歡湯瑪士小火車的,其實是他自己。
來到台灣之後,他也跑去腳底按摩,因為實在太痛了,不免懷疑,按摩師會不會是殺手?
「寫作其實是為了我自己……」
伊坂說他小時候認為法律很了不起,可以幫助弱者,大學進入法學部就讀之後才發現,法律有時候根本沒辦法保護弱者,而是讓強者得利,於是決定把法律沒辦法給的答案,寫進小說裡。
「小說裡面經常出現的『黑澤』,其實是現實生活中,自己遇到困難時,最希望來拯救我的角色。」
「不同的小說裡,會出現重複的人物,那是因為自己覺得之前寫這個人物,好像可以再讓他出來一下,對於每本小說都閱讀的讀者來說,也許是一種福利,但最近這種安排愈來愈少了。」
伊坂很喜歡創作歌手齊藤和義,從齊藤出道就開始聽他的歌,某天上班途中,聽到齊藤一首歌〈幸福な朝食 退屈な夕食〉,歌詞有一段,大意是說「每天經過這段路,將來大概會變成懷念的風景吧」,伊坂自己內心想著:「上班很多年之後,會懷念這條路嗎?像齊藤這麼愛音樂的人,每天都專注在音樂,當時自己正在寫《重力小丑》,於是回家跟太太說,那我要辭掉工作,專心寫小說了。」
「齊藤在台灣很紅嗎?」伊坂問。
「很紅喔,《家政婦三田》的主題曲!」我答。
「太好了,我回日本之後,要寫mail跟他說。」伊坂說。
台南簽書會後,陪著好青年在台南市區散步,他拿著礦泉水罐,對這個城市的歷史建物充滿好奇,對文學館前方的圓環七條路標示也端詳許久,甚至在孔廟寫下祝福大家身體健康的祈願卡,還在封街彩繪的活動中,猶如一個開心的孩子,拿著粉筆,蹲在地上,畫了可愛的多啦A夢。
伊坂說,「我也常常遇到什麼都寫不出來的時候,遇到這狀況,就會去看電影。但無論如何,寫不出來的時候,自己要想辦法克服……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答案的事情,會想辦法寫進小說裡,但寫完之後,還是得不到答案……(苦笑)」
常常覺得伊坂的小說裡,即使藉由詼諧、暴力、出神入化般碎唸的對話,運用種種寫作的技巧與工法,但是背後的用意,都在努力提示閱讀的人,這世間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啊!
伊坂抬頭仰望剛剛修復的古蹟「林百貨」,對於樓頂有一處神社,似乎很有興趣。看著府城夕照裡的好青年背影,真想伸手指著他,對他大喊,你就是「愛與和平的好青年」,你就是啊,不要再客氣了。
突然很想去仙台,去那個伊坂小說故事所關心與熱愛的城市,可以跟伊坂呼吸同一個城市的空氣,應該也會充滿「愛與和平」的使命感吧!
米果MIMIKO
寫小說、散文、棒球隨筆、部落格/重度網路使用者,很少看歐美電影與歐美翻譯小說,因為對西洋人有辨識障礙/喜歡書寫,但恐懼出書/想要靠書寫小說維生,但已經知道不可能。部落格【私‧生活意見】。著有《慾望街右轉》《只想一個人,不行嗎?》《極地天堂》《如果那是一種鄉愁叫台南》,最新作品《台北.同棲生活》。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