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作家讀書筆記

【小令專欄|喝茶與讀書】02.大吉嶺月光茶——澄澈的醒者《滿島光未眠》

  • 字級

 


在我的書桌上,除了書,第二多的就是茶。
選一款茶與書對話,不想太複雜,接近直覺。

選好茶後,透過與茶相關聯的各種細節,嘗試交織出喝茶閱讀筆記,用一款茶期待一本書。




在看《滿島光未眠》時,我用九零年代的朱泥壺,沖泡大吉嶺月光茶(自然生態茶),茶湯的香氣接近甘甜的筍湯,葉底(泡完的茶葉,稱為葉底)聞起來,也有嫩筍般的鮮甜。

單看書名,還未閱讀過的我,拆解為「滿島」亦即所有,「光未眠」則是在萬物歇息時,一直醒著的、如光一般的存在者。那種感覺,像是個一直看到最後的人,從頭到尾都沒有闔上眼的人——所有永恆觀看的醒者。

話說,當初會購買這款茶,是因為想找白茶。過往,我對大吉嶺的印象就是著名的紅茶產區之一;在喝過春摘的大吉嶺莊園級茶款後,便重新認識,除了夏摘普遍會製成的紅茶之外,一般來說,春摘的茶,因為採得比夏茶更幼嫩,故不使用紅茶的製法,而以接近白茶的做法,盡可能完整保留茶葉內在的微量元素與香氛物質。不需要過多的工序干擾,茶湯就能自然展現最原始的狀態,包含茶湯細膩的口感滋味,與細緻優雅的香氣表現。
滿島光未眠

滿島光未眠

 

「當你度量著深淵,深淵也在度量你。有天,世界某端問起:你最近好嗎?時間被心意所晃動了。但我只是用那隻無名指壓上貼圖,回應了哭泣,非常快速即時且如吹灰,看來竟與自己密緘箱子裡所收藏的死亡如此相似。而即使往死裡走,關於死亡的疲憊,還是無法比已死去的人說得寡少。」——〈潦草人間〉。

大吉嶺的許多莊園在幫茶款命名的時候,常使用「月光」一詞,細數起來,連同在外的茶館品飲,以及這款自己買回家品的茶,我總共喝過三種「月光」,且是三種個性差異極大的月光。

《滿島光未眠》分三輯:鏡子、屏幕、窗戶,每一輯的標題都伴隨一段文字。看似在鏡子、屏幕、窗戶的有框之物中,字句跟隨著可能的光線,流瀉而入。光源不一定是月亮,但也不排除其本身即是月亮的可能。

茶葉結帳的時候,茶館主人提醒我,不要高溫沖泡、不要久浸,意思是,這款茶在高溫久浸的情況下,容易快速釋放茶葉內的所有物質,包括苦味與澀感,也會一同進入茶湯中。如果溫度適宜,浸泡時間理想的情況下,這款茶會很耐泡,耐泡的意思,即是可以反覆沖泡多次,都還是會很有味道

「你繼續寫下去,只願如哲學家言,書寫可不是為了自我芬芳。但你開始不再相信自己可以被他人明白,而這份明白開始得有點遲——我只能成為我自己。不會像別的誰。」——〈色違分身〉。

如果是新買的、不認識的陌生茶款,我習慣用「快沖快倒」的泡法去認識。「快沖快倒」誠如字面之意;熱水注入後,蓋上壺蓋,立刻倒出來,不用數秒數;所謂的秒數,已在注入熱水,並接續著倒出茶湯的同時,完成應有的讀秒之舉

 

我對從前喝過「春摘」或「月光」的印象,都是精巧美艷的體感記憶,但這款沒有提及任何莊園名稱,只有寫「月光茶」三字,最多只知道是來自大吉嶺的自然生態種植的茶款。我也沒有特別準備在紅茶店喝茶時,店家習慣會用的白磁壺。瓷壺適合表現茶的茶湯,不會影響茶湯表現,口感上會感覺比較滑順、細緻,但代價就是口腔中常有明顯澀感,不容易去除。

我決定用傳統的朱泥壺,泡這款月光茶;除了土胎的氣孔細緻,提供茶湯溫厚的氣感,也想讓土胎的特性,修飾掉茶湯中可能的澀感。(結果仍然有些微澀感,但澀感也有可能是因為嫩葉要保護自身,所產生的防禦物質。)

「你想變成一個被時間柔軟的人,而不是頹圮下來的人。但也在時間之中知道了:要獲得某些柔軟勢必要先承受某些殘忍。」——〈影子超線〉。

忘記是哪位茶館前輩曾經分享過,品茶跟問診很像,只要記住「望聞問切」即可。我自己品茶沒有到那麼誇張,簡單步驟就是賞茶(觀察茶葉狀態),聞茶乾香氣、聞茶湯香氣、聞喝完後的杯底香氣,等到泡完,再把茶葉從容器中取出,觀察葉底狀態,包含觸覺與嗅覺,會摸一摸、聞一聞泡完的茶葉

上述步驟實際操作一輪,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簡單,但為了認識這款茶的特性,不會在往後調整沖泡方式的過程中,錯誤地對待它;一開始的仔細確認,仍是必要的。


月光茶的茶乾有清晰可見的毫毛,金邊帶銀,茶乾看似如茶梗般細長,但在觀察葉底之後,會發現它是一心二葉,只因太過完美地相互貼合,一葉包覆一葉,最後中心的心芽更是無比幼嫩。

這種包覆方式,也許是植物要緊密保護最中間的心芽,或是此茶的採摘期,在茶樹剛抽新芽時,就以手採方式取下,讓一心二葉的狀態,還沒來得及為了接收陽光、行光合作用而盛開;幾乎像是在睡夢中,就被摘取一樣

剛泡完的葉底(茶葉本身),觸感有韌性,極富彈性,乾燥後,葉片上的毫毛,像洗淨的細羽,金黃透光。

「每個人只能看著世界一次,我以為自己的虛構能比自己強壯,卻看見結構裡圈套的結構與結構,以及種種虛構的種種幻滅。甚至覺得自己就是同時代裡那個被指認出來,聲音澀啞、面目模糊的異鄉人。」——〈滿島光未眠〉。

對於以嫩葉採摘、製茶有兩派說法,一派是覺得嫩葉最有生命力,飽含能量;另一派認為嫩葉時就採摘,就是直接扼殺茶葉的生命力,喝到的是毫無徹底綻放過能量的貧乏生命。這兩派都有其擁護者,單看喝茶人的個別喜好。我在買月光茶的時候,也沒有想要特別試茶,純粹盲買。

等買了、喝了,知道是嫩葉,心中有些可惜,也知道這樣的嫩葉量少,適合製成接近白茶的狀態,但如果要喝到這款的成熟葉,我買到的可能就會是紅茶。

我以這樣的品飲心情,閱讀《滿島光未眠》這本散文集時,也感受到類似的雙重性,或平行時空的多重狀態可能。或許,不眠的光,亦是內裡的生命,一直都清醒地醒著,如月光茶般,明亮澄澈。

滿島光未眠 (電子書)

滿島光未眠 (電子書)



 小令茶房|茶知識 

土胎
土胎,一句話回答:就是壺的母胎。
單純以陶土燒製而成的壺,可以用母胎來理解,就是從頭到尾都很純,純的優點就是單純以土質本身,展現與茶互動的過程,並且在日積月累下,堆疊出專屬於某一款茶或某一類茶的加分效果。
差別在於土的比例調配上,會以顏色粗分為朱泥、紫泥、白泥、綠泥等。
我選購的這支朱泥壺,主要思考,我能否想像要用這支壺泡什麼茶。因為純土胎的壺,很容易吸味道,所以會不建議混泡。混泡的意思就是使用同一支壺,沖泡所有類型的茶。味道會混淆壺身,導致最後不管泡什麼茶,都影響明確的香氣表現。所以建議買壺後,固定泡同款或同類型的茶品。
若以文學創作比喻的話,壺是形式,茶是內容,如果茶好,一定會想找到好的壺,透過沖泡表現,讓茶湯變得更好。所以茶桌上有時候會說:這支茶,適合用什麼壺表現。意思是兩者結合後的效果(茶湯)會更好。
此次我閱讀《滿島光未眠》,我感受到林妏霜對於內容的掌握,包含選擇用散文的形式表現,產生的效果是香氣中帶很長的餘韻;朱泥壺一般的發香效果,尤其是清香類的茶款,香氣表現很細膩,茶湯口感會顯得圓潤,也有一定的尾韻感;《滿島光未眠》給我的感覺確實如此,讓我想用朱泥壺,去表現這款大吉嶺月光春摘,與文本對話。

※本篇文章由作者個人創作授權刊登※


作者簡介

小令,景美人,1991年生。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畢,專職侍茶數年。Isha瑜伽練習者。獲《文訊》最值得期待的九○後寫作者。
著有詩集《日子持續裸體》、《 今天也沒有了》、《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監視器的背後是彌勒佛》。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你願意成為同志「好厝邊」嗎?

    第17屆臺灣同志遊行訴求為「同志好厝邊」,希望更多人注重性別友善的問題,不管是同性、跨性、多元性向,都需要得到尊重,如果你身邊有因為不了解而抱持仇視態度的人,這幾篇文章或許能夠成為對話的契機。

    2537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願意成為同志「好厝邊」嗎?

第17屆臺灣同志遊行訴求為「同志好厝邊」,希望更多人注重性別友善的問題,不管是同性、跨性、多元性向,都需要得到尊重,如果你身邊有因為不了解而抱持仇視態度的人,這幾篇文章或許能夠成為對話的契機。

253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