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馬欣|孤獨眾生相

【馬欣專欄】空有餘燼,卻失去了微塵的心聲——《餘燼》

  • 字級

鍾孟宏導演的《餘燼》以一新的視角去講歷史事件。(圖/本地風光)鍾孟宏導演的《餘燼》以一新的視角去講歷史事件。(圖/本地風光)


我發現將作品與事件當魔術方塊看,每次看就會有不同發現。
比方從人心來看那些回憶的流變,或從事件中鑽個小孔來看人性的切面,這對我來講都是生之樂趣,
它不見得會接近真相,但比較接近我人生想追的真理。
如果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說當個「合格的讀者」是重要的,那我們何妨一路當個找答案的人,
在找答案的過程中,它就是你自己的故事了。




                                                              ※本文可能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我們與鍾導都在撿拾著時代的斷簡殘篇,盼望有拼圖呈現出人物完整的瓶中浪與孟克的吶喊。可惜的是偶有靈光的畫面,卻帶不出人物完整的輪廓。人物既缺了角,如此即便編導有雄心拍和解,也只是空有時代的回聲。


鍾孟宏導演的《餘燼》最近在戲外燒起了評論的野火。這部片的確想以一新的視角去講歷史事件,然而贅述太多,人性卻太少,讓這個故事在狂風中吹起星火只是陪襯出一片更濃重的夜。最可惜的是,其中沒有一個人物能真正被「看見」。

電影畢竟是訴說人的故事,人物若立得起來,即便評論者無法接受,仍能感動市場人心。然此片在人物的飽滿度上卻支離破碎,也塞了太多人物進去。故事由刑偵探案帶出兩大主線分別是當年白色恐怖共諜案特務許士節與受難者家屬莫子凡。但兩大主線人物細節形塑不夠,全靠台詞推進,即便好演技卻缺少發揮的空間。

(圖/本地風光)(圖/本地風光)


我在觀影時的確感受到導演的雄心,他企圖讓觀眾看到惡者的另外一面,在電影藝術上他也渴望讓觀眾看到時代的荒謬性。於是我一直等看他如何抓出人性灰色地帶,如不能解釋歷史,我等著哪一幕能釣出殺人者許士節埋藏在深海裡的真實。畢竟釣出埋藏的人性才是故事的原石。

然而那個視角,則因莫子凡與許士節的角色人性紮根不深而戛然而止。

關於這部片的討論常以漢娜鄂蘭「平庸的邪惡」來辯論,但其實電影重要的還是以人性為主。如鄂蘭曾講到她觀察到納粹戰犯艾希曼的小細節(出自她《我想理解》的書信集),她這樣寫著:「艾希曼有一件小事困擾著他。在一次審訊中他打了猶太社區時任主席的臉。天哪,許多人經歷的事比打臉糟糕多了。但艾希曼從未原諒自己的作法……他認為自己作了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情。可以說他失去了鎮定。」關於戰犯的小細節才能凸顯出人物的立體性,但《餘燼》裡缺乏了這些細節。

(圖/本地風光)(圖/本地風光)


事實上,《餘燼》劇情也有致敬到另一部納粹名片《我記得》,由艾騰·伊格言執導,一位老來失智的納粹戰犯記憶混淆,一直以為自己是歷史受害者,要獵殺加害他的人,他記憶中的恐懼與集中營的人重疊,一起進入了受困的時空語境之中,之後才發現那段自己也逃避良心到將自己「誅殺」。

《餘燼》中有一加害者也失智而混淆,整日喃喃,歷史從未從他人生過去,他手臂上也有《我記得》軍官身上的記號,原本可以將主線推到如此深入,有如小說《惡童日記》無法面對的救贖,但這條主線很快就被打散了。於是失去了「自我追索」與「遺忘」的深切力道。

另一個世界:通往餘燼的路【首刷限量.影迷珍藏版】(作者親簽+隨書附贈電影《餘燼》先行海報+獨家導演剪輯構思扉頁)

另一個世界:通往餘燼的路【首刷限量.影迷珍藏版】(作者親簽+隨書附贈電影《餘燼》先行海報+獨家導演剪輯構思扉頁)

另一個世界:通往餘燼的路

另一個世界:通往餘燼的路


金世傑演的主犯許士節未被深刻爬梳,他流亡失所的過去、父母因中日戰爭而離開的失怙,卻用台詞帶過。他習於「以暴制暴」的前半生就這樣流於言語的無力,無法如《惡童日記》以細膩的日常刺痛與麻痺傳達給任何人。以至於他軟弱而產生的暴行也無法被他以一句:「這是信仰。」就粗粗帶過。

他的人性無法被觀眾看見,偶有午夜夢迴的殘響也無足夠力道。

雖然莫子儀因子凡交出了生涯中亮眼的演出,但無法彌補這個受難者家屬的角色完整。他的低調豪華家居與窗景似是一個符號,他的人也活在一個符號裡,從一開始在菜市場行兇想把事做大,到後來又存死志的心,中間人生的鋪陳都被各種角色與破裂的敘事線給沖斷。

我們與鍾導都在撿拾著時代的斷簡殘篇,盼望有拼圖呈現出人物完整的瓶中浪與孟克的吶喊。可惜的是偶有靈光的畫面,卻帶不出人物的輪廓。

(圖/本地風光)(圖/本地風光)


電影跟文學一樣可貴的是往人性深處走去,不怕隱晦地往最瑟縮的那個本體走去,讓無論善與惡的人都被看到,至於是否和解,是否原諒,不是觀眾的事,而是讓「即便是那樣的人」都被看見。

如余華的《活著》(改編電影亦是傑作),其中一幕陷入國共內戰時,主角與鄰居都是被抓去充兵或想吃飽的,敵我裡面充滿了各種人性的乖謬與錯亂,「當時惘然」是尾活跳跳的魚,反射了各種當時順流求生的魚。韓片驚悚片《哭聲》中的韓國的歷史過往像一場大霧,讓裡面的人措手不及且求助無門。

好的故事不是抱著「和解」的雄大意志而來,故事存在是為聽到微塵。此次,《餘燼》錯過了微塵。而這世上,只有好的故事可以面對歷史與世界。 

(圖/本地風光)(圖/本地風光)


※本篇文章由作者個人創作授權刊登※


《餘燼》(The Embers)

《陽光普照》、《瀑布》鍾孟宏的最新電影作品,第7部劇情長片,張震、莫子儀、許瑋甯、金士傑、劉冠廷、鮑起靜、陳以文、王柏傑、李銘忠主演。 2006年,當全台灣的人都專注於王建民的比賽,市場裡一場凶殺案劃破了寧靜。一名許姓女子前來報案,她宣稱自己的父親已經失蹤了半年,而父親與市場死者的父親是好友。負責此案的警官張振澤從同期警官那裡,得知另一場謀殺案的死者父親,與市場殺人案也有著不明的關聯。張振澤與搭檔小蔡在諸多謎團中找尋線索,張振澤查到一樁1958年的共諜案,推測這些受害者的父親,很可能都與當年的讀書會有關。另一方面,一位食品工廠的老闆莫子凡為了喚醒過往與父親的回憶,也獨自展開調查。在記憶與遺忘間,真相慢慢浮現。張振澤和莫子凡在歷史夾縫中,一腳踏著過去的影子,一腳踏向未知的未來。兩個執著於真相的人,以各自的方式,撕開台灣歷史的疤痕。


作者簡介

你花最多時間的,終會變成你。

──
音樂迷、電影痴,其實背後動機為嗜讀人性。娛樂線採訪與編輯資歷二十餘年,持續觀察電影與音樂;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專欄筆耕。 曾任金曲獎流行類評審、金鐘獎評審、金馬獎評審、金音獎評審、中國時報娛樂周報十大國語流行專輯評審、海洋音樂祭評審、AMP 音樂推動者大獎評審。樂評、影評、散文書寫散見於報章雜誌如《中國時報》娛樂周報、《聯合報》、《GQ》、《幼獅文藝》,及「博客來 OKAPI」、「非常木蘭」、「書評書目」等網站,並於「鏡好聽」平台開設Podcast 節目《馬欣的療癒暗房》。
著有:散文集《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邊緣人手記》《階級病院》;影評集《當代寂寞考》《反派的力量》《長夜之光》、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

OKAPI專訪:30不立,40也很惑,人生永遠On the road!──瞿欣怡X馬欣對談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世界月經衛生日 讓我們從歷史、文化、醫學等面向好好認識月經(與子宮)

幫月經取各種代稱、拿衛生用品遮遮掩掩、各種因為忌諱所以月經來不能參加的活動......直到今日,「月經羞辱」還是藏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管男女老幼,我們都有必要更了解月經。

305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