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歷史總是以女神的形象現身--芭芭拉.塔克曼
作者:官子程 內容提供:廣場出版 / 2024-09-12 瀏覽次數(709)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她最重要的寫作主題之一,在這個主題之下,她寫了《聖經與利劍》、《齊默爾曼電報》、《八月砲火》、《驕傲之塔》等四部著作。其中《八月砲火》為她贏得了生涯的首座普立茲獎,也是她的成名代表作。後來的《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則是她的另一個寫作高峰,為了這部重要著作,芭芭拉.塔克曼曾特地來到臺灣訪問,蒐集資料。這本書成為她獲得普立茲獎的第二部作品。接下來,她還寫了同樣是中國主題的《文革中國札記》、關於十四世紀的《遠方之鏡》、戳破政府愚行的《愚政進行曲》,以及自述寫作理念的散文集《歷史書寫的實踐》(這是我自己最期待出版的一本)。
為何芭芭拉.塔克曼能夠寫出這麼多精彩的歷史作品?一方面,她的成長背景帶給她很不一樣的視野,是個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她所下的苦功,在她的優美敘事文字底下,是以巨量、紮實的史料作為基礎的。她常駐於各大圖書館,閱讀信件、電報、日記、回憶錄、文件檔案……等等,一如她自述:「我就像一頭幸運的乳牛,放養在清新的苜蓿草原上,即使晚上被關起來也不在意。」(這個在圖書館的身影,讓人想起臺灣島的大眾史家――陳柔縉老師。)
如同乳牛的芭芭拉.塔克曼將吞下的青草,反芻為文字,編織成錦緞,才奠定了其大師地位。然而,這一切並非一帆風順,據說當年她的《聖經與利劍》被拒絕了三十次,才找到出版社出版。部分書評家也曾將她的書貶低為「通俗歷史」(popular history)。直到1980年代,她才得到學術界的肯定。史家的故事,也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如果歷史總是以女神的形象現身,芭芭拉.塔克曼她是璀璨星空中,一顆讓人難以忘懷的閃亮明星。
【推薦選書】
《八月砲火:資訊誤判如何釀成世界大戰【暢銷經典60週年紀念版】》
《驕傲之塔》姊妹篇,出版時間在《驕傲之塔》之前,書裡的時序則在《驕傲之塔》之後。被譽為「二十世紀由美國人所寫的歷史著作中最傑出的一部」。她以三十餘萬字的篇幅,詳盡描寫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個月,也就是1941年8月的戰事。全書以敘述英王愛德華七世的喪禮為開頭,此為作者筆下膾炙人口的歷史名場面之一。
《第一響禮砲:美國首次獲得外交承認的獨立故事》
1776年11月16日,加勒比海的一座荷屬小島,對著駛入港口,在船桅上高懸大陸會議紅白條紋旗幟的船艦發砲回禮,這是荷蘭向美國這個正在努力尋求獨立的國家,所做出的外交承認,由此追索荷蘭與美國看似相近,實則相遠的國運。本書是芭芭拉.塔克曼的最後一部著作,也再度顯現其精準掌握敘事的大師功力。
《世界大戰:20世紀的衝突與西方的沒落》
一戰起始於1914年,終止於1918年,二戰的起始點可以從1931年、1937年或1939年起算,但皆於1945年落幕。不過對於尼爾.弗格森來說,這兩次大戰其實是同一場戰爭的不同階段,這場世界大戰始於1900年代初,一直到1945年,中間有幾次停頓,1918年是第一個停頓點。對於歷史的不同詮釋,正可刺激我們的思考。
《史家的技藝》
法國近代著名史學家、「年鑑學派」奠基者布洛克的代表作,臺大歷史系周婉窈老師的譯本。早在1989年即收入「新橋譯叢」出版,2020年重出了新版。「歷史有什麼用?」這是布洛克在這本書提出的一個關鍵問題,在讀了芭芭拉.塔克曼的作品後,或許我們也將得到很不一樣的答案。
《「製造歷史」的人:從希羅多德到西蒙.夏瑪,如何形塑我們的2500年》
「兩千五百年來,誰著史?」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果然需要一千多頁的篇幅,才能提出讓人滿意的回覆。本書是一部關於「史家」的通史,談論的主題不再是「歷史」,而是「寫作歷史的人」。在這個廣大的史家宇宙中,其中七到八頁專論芭芭拉.塔克曼,藉由與其他撰史者的對比,更能突顯她的特色與定位。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