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不為什麼,我們都麻痺地活著──讀砂川文次《黑盒城市》

  • 字級

黑盒城市(現代人寂寞疏離、無法配速的宿命人生,勇奪第166屆芥川獎作品)

黑盒城市(現代人寂寞疏離、無法配速的宿命人生,勇奪第166屆芥川獎作品)

看似高速移動的時代,人困在高度黏稠的液體城市裡流動。

砂川文次的《黑盒城市》,主人公佐久間為一名單車快遞員,背景為疫情時期的東京,佐久間不分天氣日日執行配送文件的快遞工作。我仍然記得武漢肺炎時,每天的午晚餐都靠著Uber Eats、foodpanda配送,看著螢幕考慮餐點,看著螢幕等待餐點。當手機提醒餐點到了,無聲無息地放在置物架上。佐久間做的工作亦是如此,等待客戶下單,他接單跑單。一切的流程沒有溝通,只有傳送、接收、抵達目的地的時間。人與人的連結如同飛行器的黑盒子,一句話傳來,紀錄,一句話傳送。

看似冷漠,但這是日常。

單車快遞員的工作只是傳遞資訊,是完全工具性的傳遞。然而,傳遞完之後,這些人員無聲退場。砂川文次用非常具有速度感的文字描寫單車快遞員的工作流程,但我反而感到凝固,那凝固來自於嘴上說著自由,身體假裝自由,心裡卻被囚禁。主角想要避開傳統有上下階級的工作型態,如自衛隊、公務機關等,選擇了台灣俗稱的「自由業」。我也曾說過為什麼要賣魚,因為自由呀。其實是不擅長與他人交往,書中主角佐久間在與人交際時,往往會過度反應。過度反應使得他的職涯並不順遂,他轉向找尋自己適合的路:獨一人騎乘配送。在職場上佐久間需要社交的時刻,只有入公司打卡、修車的時間。而公司的每個人都是個體戶,偶爾幫忙跑單,偶遇說說未來,說說夢想。如果他人即是地獄,那減少碰觸他人就好。

不,他人即是地獄的意義在於人是地獄,人間也是地獄。

自己即是地獄。
活著即是地獄。

當佐久間面對到職涯的選擇,他考慮的是自己,依照自己的心去思量不就是自由嗎?然而,擁有愛人,擁有牽掛,便無法自由。

生命是無法依照自己的配速騎乘。

這本小說最精采的點不單是文字與情節,砂川文次處理角色的人生,不管困境或是幸福時刻都不突兀。角色刻畫如同身旁認識的人,看他們的人生流轉,讓我脫口而出「個性決定人生」這類老派的話,我根本忘記自己是小說家同業,融入了小說角色的生命當中。

「個性決定人生」、「可憐人必有可悲之處」當我有這些想法時,我回望的是自己站在哪個位置看待這些角色。我驚覺我掉入了達到某種世俗成就才能自由、才不可憐的想法。《黑盒城市》讓我想起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小林多喜二寫捕蟹工人的故事,如同監獄一般。《黑盒城市》主角的工作從自衛隊(軍隊就像監獄一般)轉至房仲(業務較為自由),最後落腳於自行車快遞,佐久間的職涯看似越往更個人更自由的職業發展,卻更監禁。當得靠自己接案,自己規律的不斷工作,人類得做到如何才能供養自己?書的開頭可以感受到佐久間面對車禍的緊張,不是因為受傷,更大的困擾是無法工作。
黑盒城市(作者親簽版)

黑盒城市(作者親簽版)


少賺幾百幾千,不只是少吃一兩餐的問題,更可能讓自己身為現代社會人的身分降階,沒錢繳分期貸款,信用評分降低,沒錢腳出房租,無家可歸。

雖稱自由,這自由只是活下去而已。

這像極了《蟹工船》,工作只是為了活下去。我們探問自由,我們工作為了財富自由,然而自由究竟是什麼?《黑盒城市》的日文書名為「ブラックボックス」(Black Box),並非華文語境熟悉的航太用具,而是指稱從外觀或是簡介裡能理解此工具的概念,但卻無法看透內部運作與機轉。自由的意義我們都懂,但自由如何綑綁我們,卻是難以理解的。

小說家不在自己的小說裡說出自己的哲學,他們用角色與情節說了一切。

當我看完《黑盒城市》時,我點了Uber Eats,留言寫了辛苦了。忽然覺得自己偽善,沒幾秒又釋懷,我們都在這黑盒裡互相剝削,為什麼剝削,是無法直接理解的,我們無感地如此生活。

對我而言,這是一本討論不自由的小說。

或說「假裝成自由的凝固狀態」,讀起來好像很難懂。

但透過《黑盒城市》佐久間的生活,我們必能找到共同的文字,「好不想上班喔。」「中樂透我就拿錢甩老闆。」垃圾話講完,我們仍在工作。我們痛苦,我們愉快,不為什麼,我們都麻痺地活著。

(本文作者為作家,著有《偽魚販指南》等書)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40年前的今天,美麗島事件爆發,有些人的人生從此改變

1979年12月10日的這一天是國際人權日,也是美麗島事件發生的那一天,有人被捕、有人失去家人行蹤,有人逃過一劫但仍惴惴不安,在這一天讓我們聽聽這些人的故事。

248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