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麼呢?
想離開的人、已經離開的人、尋找新的所在的人、短暫離開又回到原地的人......家是什麼呢?這個問題我們永遠都在問自己、問他人,或許需要花費一輩子思索。四本選書試圖用不同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的移居》
設計=傅文豪(封面)、藍天圖物宣字社(排版) 出版=裏路文化
日文版書封
書中記錄了23組日本真實的移居案例,有人追求的是更貼近自然、體驗農業、享受親子時光的里山生活,或是想住在老屋開咖啡店、實現創業夢想等...除了訪問之外亦提供實際移居所需的各種必要知識、資訊取得來源、流程說明等。相較原文書封營造的教學手冊、冷靜中性風格,中文版透過插圖畫風賦予視覺上更多軟調性與感性氛圍。滿版設計和活潑配色亦使封面更加搶眼,比起原文書封擁有更多對於「移居」一事的正面想像,令人聯想移居後的美好生活期盼。內頁雖是對照日文原版排列,但中文化的處理細緻,讀來十分舒服。
亮眼書衣設計翻開後是仿如地域劃分般的簡單線條。
內頁為日文原本之中文化,但在字體選擇和排列尚處理皆細緻好讀。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在時間的罅隙,如何留下永恆?散文以不分篇章的連續形式記錄敘述者所閱讀、所經歷、所感知,如漫遊者般探索,內容涵蓋作者所涉獵的美術,音樂,電影,舞蹈,還有文學...
片段畫面穿插在散文中,書衣採用近期較少見的描圖紙材質,透過燙黑與燙紅金做出文字與黑白攝影構築出篇章片段飛逝而過的畫面層次,淡筆呈現題名中「永久」與「散步」的寧靜感。
由極少量文字與片段圖像構成書封,透過描圖紙搭配兩色燙印打造出的觸感與層次感展現實體書獨有的魅力。
穿插的畫面作為調節閱讀步調的斷點,不減寧靜氛圍。
以透視圖為主體的內容,自帶風格強烈的手繪圖與手寫字搶眼素材。設計師利用大氣亮眼的橘色在書封四周設置書名大字,既凸顯中央的透視圖,又達到替書冊捕捉目光的功效。簡單的橘、藍色字疊印和手繪素材拉出文案層次。
書內收錄35個截然不同的居家空間,透過模組框架展現外,又分別依照該章屋主特色和房屋構造調整圖文配置,讀起來順暢又不無聊。最後的特別篇也透過底色轉換閱讀節奏與氛圍,閱讀體驗非常舒適。
書名大又跳色在平台上不須靠近即吸睛,又透過精巧的配置使得正中間的透視圖與手寫字凸顯出來成為令人想靠近一窺究竟的視覺主體。
不同版面層層拆解每一個「家」的樣貌。
《食時事:The food is good, the weather is nice, what have you been up to?》
設計=黃千芮(封面)與藝術家群(排版) 出版=島座放送有限公司
在純藝術出版社式微後許久未見的私創作形式,從書籍外表完全看不出端倪卻又隱隱被一些線索吸引。源於近二十位不同背景的歐洲及台灣藝術家組成的「天氣預報俱樂部」,透過線上討論和實體書信等不同形式進行交流與創作的紀錄。從書口壓印的圖樣到翻開書側後先閱讀到的幾頁,馬上營造出專屬於亞熱帶地區的溼熱低氣壓意象,內文透過不同媒材,以攝影或是繪圖在書信上翻拍呈現每一位藝術家對於食物、食材,以及飲食背後的文化(家與記憶)的想法和詮釋。彷彿觀賞一場線上當代美術聯展,從裝幀到內容都不需要預設任何立場,這本書不適合用來閱讀,他需要以純粹的感受去體驗。
*在設計師的behance可以看到更多裝幀介紹。
從書口、扉頁、開場,一路被熱帶氣旋引導翻閱。
熟悉或不熟悉的場景,異邦人的視角中的家鄉,轉化再轉化的過程中,食、時、事都被重新定義。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