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紀大偉|研究生三溫暖

【週二|台灣同志文學簡史】紀大偉:呂秀蓮讀同性戀小說

  • 字級


紀大偉專欄

這三個女人
這三個女人
前副總統呂秀蓮(1944-)也跟文學有緣。例如,她在獄中(1980-1985年)寫了小說《這三個女人》。赴美取得第一個碩士之後、再次赴美取得第二個碩士之前,她已經以《新女性主義》 等書著稱。政工幹校出身的符兆祥(1937-)在1976年出版《夜快車》(台北:文豪出版社),書末附有呂秀蓮執筆的〈評介「夜快車」〉。

呂的評雖短,卻透露多種訊息:一,呂認為符屬於上流社會(應指在國民黨內任職,而呂本人當時已經是國民黨的眼中釘),卻在小說描寫市井小民:呂很在意黨內外的跨界、階級的跨界;二,符描寫的女性不懂掌握愛情(而呂自謂「或許是我自己對愛情太過執著吧?」);三,符不崇洋(由此可推論當時台灣很崇洋──美國);四,符是外省人(海南島人),卻關心「本省籍的草地郎」──這是土生土長的呂最激賞之處。

呂文顯然不同於當時的主流序跋:她留心文本再現的社會議題(省籍差異、階級差異、性別差異等等),而非只是談天說情、打太極拳。

呂也注意到書中兩篇流風不同的小說。她寫,「由於流風的不同,〈新南陽拆了〉想寫同性戀卻沒有很明確地勾勒出他們的心態來,〈找顏色的女人〉一文亦有類似的遺憾。如果我們的風氣不適宜,或者作者本身不方便,我倒認為還是多把關注投給那一群默默的、無爭的、平凡的卻真摯的為數甚夥的市井小民要來得有意義;不知符先生以為然否?

芳華虛度
《芳華虛度》海報(圖/紀大偉提供)
〈新南陽拆了〉在我看來是既具有歷史指標性也具有心理層次的文本,並不輸給林懷民的短篇小說。文中兩個男主角,一個是交有女友的青年,一個是陰柔的少年,兩人在台北新公園門口南陽街上的「新南陽」電影院認識。這家電影院是當時(1970年代?)男同志釣人場所。文中電影院內放映的不是色情片,而是《芳華虛度》(Back Street,1961,Susan Hayward
和John Gavin 主演),青年婚後偶然走過南陽街,發現電影院已拆,不免傷感憶及少年,但少年已移居美國。所以這個已婚男子在惦念甚麼?

也就是說,呂認為符因為「不適宜、不方便」而不能放手寫好同性戀,那不然就別寫罷,還不如寫真實的一般民眾吧。她的話有些問題:她才稱讚符寫了很多市井小民,怎又勸他多寫市井小民而不寫同性戀?另,同性戀者難道不真實、不屬於老百姓的一部分嗎?

但呂的話要放在當時脈絡中來看。時值1970年代,鄉土文學正在挑戰1960年代興起的現代文學。或許在呂眼中,鄉土文學寫市井小民,而現代文學寫了同性戀(如白先勇的短篇小說)她不看好同性戀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為了一挫現代文學的銳氣。

夜快車書影
《夜快車》書影(圖/紀大偉提供)
《夜快車》的序出自「楊柳青青」,看起來是活躍當年文壇的健筆。楊序浮泛抽象,不像呂評一樣有見地,卻誇獎了〈新南陽拆了〉。他稱〈新南陽拆了〉可以比美世界短篇小說名著(按:我覺得這篇小說不錯,但楊的褒詞讓人難堪),文本中「發生同性戀的行為」的男主角後來「恢復正常」(按:文本並無此暗示,是楊嚴重腦補了),主題極富「教育的啟示性和道德的鼓舞性」(按:文本對教育性、道德不置一詞,此評讓我錯愕)。然而,正如呂不喜〈新南陽拆了〉的態度可以像上一段一樣脈絡化,楊喜歡這篇描寫同性戀(或,描寫同性戀之被矯正)的態度也該放在大環境來看:呂不見得真的討厭同性戀,但她不喜跟同性戀牽連的現代主義;楊不見得真的看好同性戀,但他欣賞〈新南陽拆了〉的(現代主義的?)寫作技巧。

楊還輸呂一籌的地方,在於呂看出〈找顏色的女人〉寫了同性戀,但楊似乎沒留意這篇。這倒不能說楊眼拙,而該說呂慧眼:〈找顏色的女人〉沒有明言男同性戀,甚至還主打(讓男人飢渴的)女人,但它的確刻畫了男人對男人的肉慾。

符兆祥
符兆祥(圖/紀大偉提供)
〈找顏色的女人〉題目所指的女人,自認人生缺乏色彩,便藉著跟男人調情來為人生增色。她的父親手下員工不乏壯碩男子,她便向男子們下手——員工打赤膊練舉重時,她會真的動手撫愛員工的胸肌。這個女色情狂,到底屬於現代主義,還是鄉土文學?

這篇怪誕小說乃透過資淺男員工的眼睛,去看資深男員工怎樣被老闆的千金挑逗。伸手摸男體的人是千金,拚命看男體的人是新學徒:他眷戀的眼神凝視老學徒洗澡、裸體(全身、正面)、胸肌,對老學徒又愛又嫉,讓人聯想到王禎和的《美人圖》——但這篇其實早於《美人圖》。

〈找顏色的女人〉展現了女人垂涎男人和男孩垂涎男人的競爭;慾望女人的男人在文中不像一般文學作品中具有主導地位的主角,反而任憑女人的手和男孩的眼宰割。




 

膜
紀大偉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比較文學博士。作品曾獲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首獎與極短篇首獎等。著有短篇小說集《感官世界》、中短篇小說集《》,以及評論集《晚安巴比倫:網路世代的性慾、異議與政治閱讀》,編有文集《酷兒啟示錄:台灣QUEER論述讀本》、《酷兒狂歡節:台灣QUEER文學讀本》,並譯有小說《蜘蛛女之吻》、《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騎士》、《蛛巢小徑》、《在荒島上遇見狄更斯》等多種。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文學是人生跟人生彼此的映照。」──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得主:郭強生

小說家郭強生以中篇小說《尋琴者》榮獲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2021),關於郭強生的作品你知道哪些?

207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