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績平平,老態龍鐘;川普醜聞不斷,官司纏身。《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與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今年5月初的民調顯示,拜登的施政滿意度只剩36%,連民主黨支持者都有近6成希望改推新人出馬。川普則是人格形象持續破產,只有3成選民相信他「誠實且值得信賴」。
這世界需要一個強大的美國,美國需要一位偉大——或者至少卓越——的領導人。上一位堪稱「偉大」的美國總統是誰呢?或許是甘迺迪(John F. Kennedy),他46年的生命歷程短暫但波瀾壯闊,從許多層面觀照探究都能發人深省。《甘迺迪:美國願景》(JFK: A Vision for America)一書中文版在他遇刺身亡60周年問世,意義非比尋常。
213 總統和甘迺迪夫人。就職典禮當晚,雖然賈姬參加了三場舞會後在凌晨一點離席,甘迺迪則參加了全部五場舞會,就職典禮後的次日凌晨快四點時才回家,而早上九點,他就需要開始任職後的第一天工作(一個週六),召開白宮工作人員會議。/攝影:保羅.舒策(Paul Schutzer)© Photo by Paul Schutzer
意義不在於歷史喟嘆、懸案考證或崇拜造神,而在於「民主社會如何造就一位卓越的領導人」以及「一位美國總統能對世界做出什麼貢獻」。美國歷史學界與政治學界會不定期對歷任總統(目前共45位)進行「歷史評價排名」,甘迺迪大約排在10至15名之間,就近代(二戰之後)而言,遜於杜魯門(Harry Truman),與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旗鼓相當。杜魯門做了7年9個月總統,艾森豪8年做好做滿,甘迺迪呢?僅僅2年10個月又2天,但他做到了「偉大」。凡偉大必其來有自,《甘迺迪:美國願景》帶我們重溫一段精彩的旅程。這位上天只給不到四分之三任期的美國總統,在外有美蘇冷戰劍拔弩張、內有民權運動風起雲湧的歷史關頭,不但化解多場危機,而且大膽開創新局。他上任第二年遭逢古巴飛彈危機(Cuban Missile Crisis),以13天時間將人類從核戰懸崖邊緣拉回來;進而與蘇聯簽署《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PTBT)。他啟動對美國與其他國家種族平權極為重要的《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立法工作(由繼任者完成)。他倡議政府大規模投資的社會福利與經濟發展計畫「新疆界」(New Frontier)。他雄心勃勃誓言要讓美國太空人在1970年之前登陸月球(後來提前1年做到)。他創建的「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為眾多開發中國家提供各專業領域的青年志工。
其實甘迺迪入主白宮時才43歲,雖然打過世界大戰、當過14年國會議員,但沒有任何政府治理經驗。就任之初對上老謀深算的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也吃了不少虧,1961年4月的豬灣事件(Bay of Pigs Invasion)尤其是失策敗筆,間接導致一年半之後的古巴飛彈危機。但甘迺迪很快就讓低估他的人刮目相看,展現過人的學習與調適能力,招攬與運用人才、廣納各方建言的行事風格尤其值得稱道。這些歷程在《甘迺迪:美國願景》都有精彩的描述,60多年之後仍可以做為今日世界領導人的範本。
242 甘迺迪得知剛果共和國以民主方式選舉的總理盧蒙巴(Patrice Lumunba)遭處決,一九六一年二月。/攝影:雅克.洛(Jacques Lowe) © Estate of Jacques Lowe
甘迺迪也是一位擅長鼓舞人心、宣示遠大目標、彰顯普世價值的領導人,文采與丰采同樣迷人。從古巴飛彈危機期間的電視講話、親赴圍城/危城西柏林(West Berlin)的「我是柏林人」(Ich bin ein Berliner)演講到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的「我們決心登陸月球」演講,都是經典之作,今日聆聽拜讀依舊令人動容,也都收錄在《甘迺迪:美國願景》之中。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來到德州達拉斯(Dallas),預訂發表一場演講。當天也正是甘迺迪的忌日,這場演講成了一首永遠無從唱起的「天鵝之歌」,講稿結語寫道:「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世代是戌守世界自由長城的守望者;這是命運,不是選擇。」
今日的美國領導人與美國民眾,還有這樣的自我認知與期許嗎?中國崛起之後對台灣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的威脅,以及2022年2月爆發的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再一次證明這世界無論如何「多極化」發展,都還是需要一個強大的美國,美國則需要一個高瞻遠矚、心懷世界、劍及履及的領導人。二戰之後美國與盟邦建立的自由民主體制與國際秩序當然並不完美,但顯然是人類歷史發展至今最好的選擇,也希望會是最終的命運。
甘迺迪辭世60年以來,美國沒有任何一位總統的歷史評價能夠超越這位做不滿3年的前任,如小布希(George W. Bush)、川普之流更直接跌入後段班,讓世人對「美式民主」產生嚴重質疑。然而包括台灣在內的自由民主社會,就是必須培養出第一流的領導人,而且其模式必須可以複製,才能夠徹底證明自身相較於「中國模式」、「俄羅斯模式」⋯⋯的絕對優越性。
這樣的社會有賴於全體公民的共同打造、經營與監督,從教育、文化、媒體、選舉到公共政策都是如此。《甘迺迪:美國願景》等於是一部領導人培養的教戰守則,每一位關心台灣、美國與世界命運的人士都應該細讀,並且思考:我們要如何做,才能夠催生二十一世紀的甘迺迪?
作者介紹
閻紀宇
專業譯者、國際新聞工作者、曾任《風傳媒》執行副總編緝、《中國時報》國際中心主任。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