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諮商心理師孫廷沇以《我們是血脈相連的陌生人》談家人關係。(照片提供/ 悅知文化 ©Son Joung Yeon)
隨著人生進程,我們將面臨哪些心理課題?成年後,家人間的最適距離該如何拿捏?理應最親近、了解彼此的家人,卻也可能是無法理解對方的存在,並在每日的相處中傷害彼此。
在韓國擁有十年以上專業諮商經驗的心理師孫廷沇,透過《我們是血脈相連的陌生人》一書,以真實案例解析家人關係可能遇到的難題,陪伴讀者理解家人這種病,一起突破相處上的困境。透過本次訪談,一起看孫廷沇從多年的諮商經驗中,針對家人關係常見難題給出何種建議。
Q:新書《我們是血脈相連的陌生人》的創作契機為何呢?
A:我想透過這本書,對我們以往所熟悉且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拋出「為什麼(why)」的提問。韓國有句俗語說:「有父母之愛,無子女之愛。」一直以來,我總是不斷關注並學習養育子女及與配偶相處的方法,也藉由電視或書籍等各種平台積極地談論相關主題,不過相較之下,卻疏忽了真正養育我們的「父母」。此外,來到諮商室的個案們所經歷的各種問題,基本上都跟父母在一起相處的時間軸相契合,這讓我感到困惑。過去我們覺得好像不那麼重要的問題,原來才是最迫切需要得到解答的,因而決定整理成書。
Q:以老師的經驗,前來諮詢「家庭關係」的人大約從何時開始增加呢?是否跟高齡化社會、或是整體社會環境變化有關聯?
A:近年的韓國社會,女性參與社會的人數大幅提升,雙薪家庭也隨之增加。年幼子女需要有人照顧,因此許多家庭都由祖父母扮演照顧者的角色,我自己也是在娘家的協助下把孩子撫養長大的。 也就是說,家庭的單位從大家庭轉變為核心家庭,又變成了三代同堂的準大家庭體系。
因此,從年幼子女的養育過程中,祖父母和父母所經歷的各種矛盾開始,到這個世代下有年幼子女、上有年邁父母的雙重撫養重擔,成為相當現實的問題。由於社會組成最小的單位是「家庭」,因此實際前來諮詢的個案,最初提問的主題雖然十分多元,但會發現絕大多數的癥結點都是源自於家庭的學習。最終,問題的本質必須透過家庭體系來探究,才能快速找到修復的線索。
Q:當家人開始「情緒勒索」或「言語攻擊」時,該如何肯定自我價值,同時與家人劃清彼此關係的界線呢?
A:沒有人願意帶著虧欠他人的心活著,而「情緒勒索」實際上就是增加被控制者的心裡債務。為了跳脫這樣的循環,大家必須先意識到,對方的言行已觸發我們道德上的罪惡感,進而形成虧欠之心。但在面對家人時,我們經常以「家人之間何必這樣」、「我們又不是別人」、「身為家人就應該如此」等理所當然的先行思考,中斷理性思考的力量;或是因為不想傷害家人,而直接放棄保護自我。
如果想擺脫這樣的狀況,在家人不斷「索取」或進行「言語攻擊」時,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第一,現在的我內心感受是舒服的嗎?
第二,其他人(周遭朋友)也會像我一樣讓步嗎?
如果答案都是「不」,那麼請先冷靜下來,試著傾聽對方真正的想法,並同時表達自己的底線。千萬不要忽視自己真正的需求以及當下的感受,把自我排除在外。
每個人的心都像是一間有柵欄保護的房子,不該讓任何人隨意出入,而是要依照自己的意願有時打開柵欄的門,讓人進來交流,有時則應關上大門以策安全。
Q:人生角色隨年齡增長而變化,那麼子女們通常會在什麼樣的條件下,需要與父母進行角色互換,同時又能維持彼此間的關係和睦?
A:家長與子女的角色對調時機並不固定,會依照個人狀況,以及他所屬的家庭環境有所不同。當父母需要成年子女的照顧時,兩者角色就會互換,以一般常見狀況來看,發生在:步入老年期的父母,因身體素質急遽下降或患有疾病,使感知能力或認知功能退化時;或脫離了社交生活,人際關係範圍縮小、需要與家人形成情感紐帶時。
這通常會無預警地到來,平時需要不時關注父母的日常生活與生理機能的變化,才不會錯過關鍵時機。要多留意的是,當子女尚未準備好如何對應雙重扶養的責任時,與其互相埋怨,不如像朋友般相處,練習互相理解、多點耐心與體諒。記得,在任何關係中,都不應存在慣性的理所當然。
Q:關於「年齡歧視」的議題,老師是否能分享現今社會氛圍下,我們該如何調整心態及面對處於叛逆期的年邁父母?
A:在這個地球上,沒有人可以逃過「變老」這件事。然而,我們因為尚未經歷過,所以會不自主地批評上了年紀的長輩、對其投以不同的眼光,甚至覺得麻煩或是感到嫌惡。我們應該先理解長者因身體、認知能力退化而造成的現象,都是不可逆的,並試著尋找父母年紀增長後會具有的正面特質,而不該以負面的刻板印象,自動帶入「上了年紀都會這樣」的武斷想法。
父母和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一樣,因為生活圈縮小、減少了人際互動,缺乏情緒宣洩的出口,難免會感到孤單寂寞。試著從讚美開始,引導他們往正面積極的方向思考,從中找到長者堅韌、經驗豐富、願意犧牲、具有智慧與愛,等正面特質,我們也能順利和父母一起度過二次青春期。
Q:當家人拿彼此當作抱怨的藉口時,除了「回應家人抱怨」的方法外,是否還有其他方式,能引導家人說出自己的心聲呢?
A:對我們當下生活覺得不滿意時,就會深刻地感到不幸,並把責任怪罪到他人或是環境上,而非認為自己需要為這樣的狀況負責。與其埋怨家人「都是他的錯」,或許可以問對方,目前感到不滿足的原因是什麼?此時與詢問「心情好壞」同樣重要的,便是需要先成為能讓家人信任的「安全對象」,不管對方說什麼,都不會主觀性的責備他,而是能與他形成產生共鳴的信任感。唯有釋出想要主動理解的善意,家人才能慢慢卸下心防,降低自我防衛,說出真正的內心話。
Q:書末提到,老師認為人格最重要的元素為自尊心、個人的獨立和自律性,而這一切都始於父母給予的「愛與包容」,我們又該如何用「愛與包容」去面對父母呢?
A:不論過去與父母的相處是否和諧,我們都不是父母複製之下的產物,或許更不是他們心中理想孩子的模樣,也必定曾經有過各種爭執或意見相左的時候,家人間的愛不需用「討好」來證明,學習「接納我們都不完美」,才是讓彼此關係更進一步的開始。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過去,但如果從現在開始,多與父母進行回顧人生的對話、協助父母重整自己人生的意義,讓他們能夠好好接受一路走來的人生歷程,接納並愛自己,父母與子女間才能成為彼此獨立、互相尊重的真正支持者。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