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高中生讀什麼

【高中生讀什麼✈ 】當我們一起浸泡在惡意裡,孩子會怎麼樣?──讀《想殺的孩子》

  • 字級

 


撰文/朱玉立│ 寂寞出版編輯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欺凌一個孩子,就等於折磨一個家庭,這與破壞一個家庭、摧毀一個孩子的人生沒有兩樣。」──《想殺的孩子》


十七歲少女陳屍校園,重大嫌疑人竟是死者密友!兩人之間是「花與愛麗絲」般的親暱交融,或是遭到物質金錢污染的奴隸跟班關係。真相在數十個證言中扭轉變形,一路朝向荒謬的惡意奔馳而去。

或者,這些說出千變萬化證詞的孩子們,早就全都浸泡在惡意中,很久很久了。

金錢、物質、成績、外型、人際受歡迎程度……全都是打造孩子世界階級關係的層層關卡,也處處留了縫隙讓惡意汩汩滲入,直到一起驚人事件如投石入水,掀起一圈圈漣漪或波濤,惡意就以各種樣貌(網路謠言、匿名羞辱、魔女狩獵、假消息……)盡顯其破壞性。

富有、亮眼、好成績的孩子,日日承接父母同儕師長鄰居的眼光,內心經歷的是怎樣的風暴?貧窮、腦袋不靈光、曾遭霸凌的孩子,每一天的壓力又是怎麼逼迫她的心靈?

《想殺的孩子》把這樣的兩個孩子放到舞台中央,其中一個在開場就失去了聲音──她是無言的死者。另一個孩子,則是被推到聚光燈、放大鏡之下,她的聲音也幾乎難以抒發。

故事以非常巧妙的格局,早早把案件揭露,也端正擺放了嫌疑人,還以媒體採訪方式交叉帶出周邊人等的觀察。後續當她們的同學、朋友、師長,甚至父母,一一輪番上陣講述所見所聞,卻只是更讓人疑惑:到底是怎樣的張力會使得一個花樣少女就此殞命?然而,此時想探問的已不是「人、事、時、地、物」等等有待推理的疑點,更讓人想破解的是,案件當事人的內在狀態──簡單說就是,這孩子怎麼了?

作者曾提到,《想殺的孩子》是希望站在十幾歲孩子身邊的作家,對真實被隨意編輯和消費的世界發出的冰冷警告。也因此,當整個故事在慢慢琢磨、掏洗所有的證詞後,揭露在讀者眼前的並非是怪罪與責難,而是一同見證引發命案的爆炸性惡意是怎麼涓滴積累而成。

想殺的孩子

想殺的孩子

想殺的孩子 (電子書)

想殺的孩子 (電子書)





 延伸閱讀
  
1.【高中生讀什麼✈ 】理財,越早知道越好的事──讀《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
2.【高中生讀什麼✈ 】在這不停失去、遺忘的世界裡,青澀的初戀僅此一回——《即使,這份戀情今晚就會從世界上消失》
3.【高中生讀什麼✈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反蘇格拉底》
4.【高中生讀什麼✈ 】請大家踩過我,進去小說的世界吧——談乙一《寂寞的頻率》等四部作品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