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伍迪.艾倫:人生不一定需要雄心壯志──范俊奇評《憑空而來:伍迪.艾倫回憶錄》

  • 字級

1964 艾倫在 1964 年約翰尼·卡森的今夜秀1964 艾倫在 1964 年約翰尼·卡森的今夜秀

憑空而來:伍迪.艾倫回憶錄

憑空而來:伍迪.艾倫回憶錄

天才有時候不是一件好事,它會替一個人帶來麻煩。伍迪.艾倫很明白這一點。所以他經常告誡自己,外界看到的伍迪.艾倫是一個公眾形象,是一個紐約知識分子的代表,只是一個角色的投射。

因此這一本伍迪.艾倫形容為「酷愛黑幫的厭世文盲」的回憶錄,我一路撿拾到的只有「老實」兩個字。但誰又能夠完完全全做到對自己老實呢?只要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感情意外事故,就已經是件了不得的事了──作為一個喜劇演員、一名導演、一位寫作人,大幅度地偽裝自己的感情是要不得的,我們喜歡伍迪.艾倫,很多時候就是喜歡他的窩囊和不斷自貶而面不改色。我們都知道「本色」這個詞多少已經被濫用得破損不堪了, 但在這本自傳,我反覆讀到伍迪.艾倫如何在真實的生活場景裡不斷練習,以維持自己的本色不受外界干涉──一個人只有在完全相信他所表達的情感時,他才可以確定,那個時候的他是不是處於最佳狀態。

而我想象中的伍迪.艾倫正巧也是這樣,老派的、跟不上時代的,但老派才是他的最佳狀態,我猜想他會拿出一本記事簿和一支鉛筆,記錄他待會上臺要講的笑話,密密麻麻地,把所有的講稿重抄一遍,因為這樣才可以幫他確定峰迴路轉的思路,而不會讓自己半途迷路──因此他在書寫《憑空而來》的時候,必須老老實實地端出一個碟子,碟子上面灑滿芝麻綠豆的小事,好讓他的人生從小到老讀起來都特別豐富,才能讓掏錢買書的人覺得童叟無欺、物有所值。

1969年,艾倫與《呆頭鵝》(Play It Again, Sam)的百老匯劇場演員合影(1972年推出同名電影)1969年,艾倫與《呆頭鵝》(Play It Again, Sam)的百老匯劇場演員合影(1972年推出同名電影)

伍迪.艾倫甚至還慣性地幽了自己一默,在書裡談起八卦媒體老愛說他迷戀年輕女孩的時候替自己反駁:過去幾十年和他有過關係的女人當中,幾乎沒有比他年輕很多的──除了宋宜。而他向宋宜求婚也大方地答應了,這背後才真的有一些故事,但他又不希望他和宋宜的故事是吸引大家買這本書的理由。

伍迪.艾倫本來就不建議我們以小說的方式來提升閱讀的樂趣,可是在一連串的文字韻律和接二連三的滑稽字句當中,我特別享受伍迪.艾倫不斷一邊絮絮叨叨陳述自己的過去,一邊找機會跳出來推翻大家對他的想像,讀起來十分有趣。他說他腦袋裡任何知識分子的神經元都沒有,是個大草包,也是個懶惰蟲,大家千萬不要把他當作優質知識分子來崇拜才好。他只有一副讓大家誤會他讀過很多書的黑框眼鏡,以及恰巧比一般人擅於挪用一些偉大學識的片段而已。他甚至向大家坦白,他在事業上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大半世都不缺好運,成就了他今天「憑空而來」的事業上的飽滿度和高度。

2003 年 9 月,艾倫與Jerry Zigmont和 Simon Wettenhall 在法國維也納的維也納爵士音樂節上表演2003 年 9 月,艾倫與Jerry Zigmont和 Simon Wettenhall 在法國維也納的維也納爵士音樂節上表演

我比較願意相信的是,一名藝術家的成就,很多時候是隨機性的,但那時機在哪裡?就算最有企圖心的導演和作家都說不上來。而我最喜歡的,是伍迪.艾倫不動聲色的睿智,在他那一張無辜中帶點懵懂的臉上,很難覺察他的機警和睿智。他寫到在他五、六歲的時候,被檢測出智商過高,但他說不想公開真正的數字,擔心嚇壞了大家。在他寫了半輩子的詼諧笑話裡頭,經常津津有味地反咬既邪惡又莫名其妙的人生一口,然後繼續以一個糟老頭的形象,巧妙地隱藏起他包裝精致的利己主義。

如果認真去讀伍迪.艾倫的自傳,他的苦口婆心、他的自艾自憐、他的反省與自嘲,向我展示一種和自己人生的艱難、矛盾交戰的方式。雖然在這部回憶錄裡不難串連起來的是,在某種程度上他就和他電影裡的男主角一樣,渴望被愛燃燒但又自命清高,總是千方百計地捍衛自己誓死不肯呈繳的自由和孤獨,所以他熱愛一切和魔術有關的事物,因為獨自練習魔術可以遠離人群,包括吹喇叭和寫作也是。伍迪.艾倫習慣獨處,特別擅長所有和孤僻掛鉤的嗜好,他的創作也寫出都市人害怕被排擠但又渴望獨處的心態。

伍迪.艾倫的人生哲學十分簡單,他傾向於從情感出發和推崇唯心論,他主張對人生極盡寛容。如果你開口向他要求忠告,想聽他說說如何把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充實之類,我可以預測他一定會彬彬有禮地回答,他實在想不出有什麽是值得忠告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對跟錢沒有太大的關係──這聽起來有點兒老套我知道,但卻絕對實際。過得簡單也許很容易,但密不透風地堅而不宣卻未必。尤其是當你像伍迪.艾倫一樣,是個動不動就會惹麻煩的名人的時候,就連低調,也有可能被誤解為一種炫耀。因此伍迪.艾倫在他的電影裡好幾次向我們説出:在對自己無情時,其實是在愛著自己;還有就是,如何在面對可怕的事實時,保持最基本的人性。對他來說,這些都是最迷人也最高尚的口袋裡的哲學,隨時都準備掏出來應急。他說過,他不在乎盡享風流,他只希望洞悉一切。

西班牙城市奧維耶多為伍迪·艾倫豎立的等身雕像西班牙城市奧維耶多為伍迪·艾倫豎立的等身雕像

我在讀著第二遍某些篇章裡重重疊疊的情節時,那些乍看之下不連貫或者不相干的主題,其實才是組合成伍迪.艾倫這本書和他整個人的主要元素──瑣碎就是細節,細節就是成就人生的主要元素。他不善於矯正和指摘,會把沒有辦法在現實生活付諸行動的,對人性的提問和對愛情的疑點拍成電影,他知道有些他拍的電影完全沒有商業賣點,頂多只能在歐洲被當作外圍小品來看待,但他偶爾也有固執和嚴肅的時候,他不想一直拍安全溫和的大眾路線影片,不想片商一聽到伍迪.艾倫的名字,就認定即使是一部存在主義的謀殺電影,也一定是以喜劇呈現的連環殺手故事。有時他故意堅持大部分鏡頭以手持攝影機拍攝電影,甚至決定隨意剪輯或任意跳接,才不理市場測試忠告説不會引起一般觀眾的興趣。

伍迪.艾倫書寫自傳時並沒有表現得特別地野心勃勃,也從來沒有設想過,以一種嘩眾取寵的方式,去放大他人生裡好一些匪夷所思的事。如果你熟悉伍迪.艾倫的電影,就會知道他講的故事是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城市二三事——就算把城市從紐約移到倫敦或威尼斯或意大利或巴塞隆納,到底還是和大夥擠進高峰時段的地鐵裡人貼人一樣,雖然很無奈,但又很真實。他沒有把自己的自傳寫成大型社會寫實故事,也沒有打算攻擊主流文化,基本上,這本書就和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偶爾軋上一角的伍迪.艾倫一樣,有點木訥,有點怕事,有點想脫離常軌但又經常手足無措。絮絮叨叨,用字淺白簡單,敘事流暢自然地述說著一個中年人在逐漸邁入老年之前,曇花一現的,對愛情和對人生都很容易凋零的雄心壯志。

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Woody_Allen

作者
范俊奇(Fabian Fom)

出生於馬來西亞北部,吉打州人。新聞系出身。二十五年雜誌人。前後當過三本女性時尚雜誌(婦女雜誌、新潮雜誌、VMag雜誌)和一本男性時尚雜誌(馬來西亞版Men’s Uno)主編。目前為電視台中文組品牌及市場部企劃經理。

因雜誌人背景,多傾向於城市與時尚書寫。訪問過明星與名人包括:好萊塢明星Patrick Dempsey、Chris Hemsworth、英國時尚設計師Paul Smith、Kim Jones、香港時尚設計師鄧達智、港台歌手藝人羅大佑、楊采妮、黎明、劉嘉玲、梅艷芳、梁朝偉、郭富城、彭于晏、萬芳、齊秦、齊豫、順子、吳君如、周華健、以及多位高級時尚品牌設計師及精錶創辦人。

專欄散見馬來西亞各報章(星洲日報、南洋商報、中國報)、雜誌(都會佳人、女友)及網媒,書寫類別包括:時尚、生活、人物、旅遊、文學、愛情小品。

作品曾多次收錄於文學合集,著有《鏤空與浮雕》《鏤空與浮雕II》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設計入魂!10位台日創作者、設計師特別對談一次蒐集

    設計初始的靈感觸發、設計人生的風格哲思、面對困境的轉念突破、設計產業的觀察與展望,原研哉×聶永真、平野甲賀×葉忠宜、中西直子×紅林、飯田佳樹×設計浪人、方序中×神山久輝,10位台日創作者、設計師特別對談一次蒐集。

    5140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設計入魂!10位台日創作者、設計師特別對談一次蒐集

設計初始的靈感觸發、設計人生的風格哲思、面對困境的轉念突破、設計產業的觀察與展望,原研哉×聶永真、平野甲賀×葉忠宜、中西直子×紅林、飯田佳樹×設計浪人、方序中×神山久輝,10位台日創作者、設計師特別對談一次蒐集。

514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