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電子書|有聲書

【八旗文化專門店】大哉問!錢、市場、國家——專訪經濟學家吳惠林

  • 字級


Covid-19來了,全球秩序大亂,台灣也迎來史上最大規模的工作形態改變,許多人的生計問題因此深受影響。但現在,疫情趨緩之時,迎面而來的第一道民生課題卻是房價與物價連連飆漲?非常時期,非常破壞,而我們面對民生大事,是否也該要有「非常建設」?又該在哪裡建設?長年研究經濟學,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吳惠林老師的分享,引導我們從這個角度看待——人責。

八旗(以下簡稱八):房價、物價持續上漲,大家口袋裡的錢都愈來愈薄,民意湧現希望政府出面打房、控制通膨。人一生要面臨到的生存課題,跟「錢」難分難捨,您認為,錢跟人的關係,究竟該如何看待?

吳惠林(以下簡稱吳):唐玄宗時期有一位宰相,名叫張說,寫過一篇文章叫做〈錢本草〉,短短約一百八十幾字的文章,把「錢」的特性講得非常通透,我可以用這篇文章來回應你的問題。將文言文解說後,內容是這樣的:

「錢,味甜,性熱有毒,卻能預防衰老,駐容養顏。可治療飢餓寒冷,解決困難,效果明顯。有利於國家百姓,但對官員有汙賢達、畏清廉的兩面性。貪婪之人服用以不過分為好,如果過度,則冷熱不均,引發霍亂。這味藥,採摘此藥,不分季節,無論寒暑,不計早晚,但務必循理,無理採之則有傷神明、神聖,也有傷神魂、神情,更有傷德操、品行。如果只積攢不發散,當個守財奴,會引來災禍,於己於人不利。如果只發散不積攢,當個敗家子,會有饑寒困頓等禍患。收支統籌,積散兼顧是為道;對於錢不能愛如珍寶,為錢所迷是為德;進出平衡是為義;使用得體,開支正當是為禮;扶危濟困是為仁;借還守時,信守契約是為信;取之有道,無害於己是為智。用這七種方法精煉此藥,才可以長久地服用他。可以使人長壽,如果不這麼服用,則會智力減弱精神損傷,這點需要特別注意。」

錢是一味藥,用得好可以治病,用得不好卻會致命。治病跟致命的差別在哪,就在於這篇〈錢本草〉的結論,要回到倫理面去看待,文章結論提到「道、德、義、禮、仁、信、智」,人跟錢的關係,也應該要從道德與責任來看待,只是多數人並不知道要從此角度去談論。

八:關於人與錢之間的道德與責任,是否可請老師再為我們多說明一些?

吳:一個人所有擁的錢,是怎麼來的?是賺來的;那是做什麼賺來的呢?是用勞務換取的。這是自然發展的過程,在人類文明最原始的狀態中是自然發生的。

說個故事,大家小時候可能都讀過《魯賓遜漂流記》,荒島上有一個人,但島四面環海。活下去需要食物,他的自然從海裡補食魚維生,他去捕魚、煮魚、吃魚。假使現在島上來了另一個人,兩個人都捕魚、煮魚、吃魚,他們應該也會發現這樣效率不高,所以自然產生分工,一個人捕,一個人煮。

以此概念類推,再假設,島上又來了另一個人,可能他會開始好奇,這孤島外面是什麼樣子?島上有樹木,不如就造艘船出去看看吧!可能他造了船,發現了另一個島,上面有他沒有看過的資源,那島上的人可能也不以漁獲維生,可能是採食或耕種,種種可能。這樣的情況下,會很自然地發生「以物易物」,用我的漁獲換你的農穫。兩島之間因各自生存所需而交換物品,就有點像是(國際)貿易的雛型,是自然產生的。從這個故事中,還有一樣東西也是自然產生的,就是「貨幣」。

以物易物一段時間,人們覺得交易過程太麻煩,開始尋找交易媒介,自此,衍生「貨幣」最初始的概念。貨幣也並不單指錢,而是用以交易(或交換)賴以維生的物品、資源、勞務……等等的媒介,並且使用這個媒介的雙方,都共同認可這項媒介背後所代表的價值。在這樣的前提下,貨幣是什麼媒材,也可能因時因地而異。在原始社會中,大家可能知道貝殼是種貨幣;你也可能聽過,在監獄裡,菸就等同於貨幣的功能。所以貨幣的本質是什麼?是交易媒介,並非價值本身,這才是貨幣最自然的狀態、最初的狀態。

為什麼要舉這個例子來回答你第一個問題?因為問及有關「政府介入」,我認為,人與錢之間任何形式的交互作用,絕大部分都是自然而然、順著人性本能、人性善惡所產生的。試圖介入自然,只會產生不好的結果,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八:老師將政府介入解釋為「不自然」,有沒有什麼案例可以跟我們分享。

吳:警世小說《二刻拍案驚奇》裡有一個故事,蘇州吳中這個地方遇到大水,糧食愈來愈少,價格也愈來愈貴,官府介入控管價格,希望人民不會因為物價上漲而買不到吃的,反而使得有米的人不願意釋放出來販售,導致市場上的糧食愈來愈少。官府如果不去「生事」,自然會有趨利的商人與囤米的財主,希望從中套利,將糧食釋出到市場上交易,當釋放得愈來愈多,價格自然也就降低了。這個市場的道理本來是很清楚明白的,但當政府想要管價,反而使貨幣貨物無法流動,弄得市場上無商品可賣。

你跟我都是消費者,試問你,買東西的時候,考量的要點之一是什麼呢?是價格對吧!我也看價格,我也比價,因為價格是幫助消費者判斷的資訊。然而,這項資訊如果被市場以外的力量介入了,價格就會變得不真實,因為可能有假象介入,好比人為操縱。

剛剛所提到《二刻拍案驚奇》的例子,糧價為何無法壓低太久,因為商人想要囤糧以獲取高價賣出的機會,這也反映人性,不單只是因為政策而已。不真實的事物即為不自然,而不自然的事,往往不會導向好的結果。回到一開始問的房價問題,這種現象,政府是否應該介入的?我個人並不贊同。

台灣今日的房價為何高漲到這般程度,背後是一連串由來已久的政府政策、人為操作、人性天生貪欲……種種原因交互作用所導致。解決之道,也應該放回如何發生的脈絡下去檢視,不是單靠政策就好。房價現在到處眼見都是天價,可能就也不是因為政策所致使。

 
八:因為Covid-19的原因,各國政府愈來愈了「大」,就您個人的研究觀點,以及您剛剛的分享脈絡,您認為「小政府」更好嗎?

吳:我長年研究經濟學,經濟學是從社會學科延伸出來的研究範疇,是研究「人」的學科,不是只研究數字而已,任何與經濟有關的現象,必須考量人性。人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靈魂會思考,也有與生俱來的天性,所以我想從「天性」來回答這個問題。

天性的確讓我們渴求力量保護,為什麼人會想要仰賴政府,是因為我們總不由自主地相信那是更高的權力,並期待從中得到保護。這是一個普遍的迷思,只要稍微研究一下共產主義如何發展跟如何殞落,就不難理解。

但是,人性中有另一種天生渴求,就是渴求自由。倡導小政府的已故經濟學家弗利曼(Milton Friedman,1976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曾多次訪問台灣),在他談論自由市場的兩本經典著作《選擇的自由》(Free to Choose)與《資本主義與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中,所提及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人非生而自由,但是具有追求自由的本性」。當政府愈來愈大時,人渴求自由的天性就被抑制了,抑制自然,就像我在前幾題的回答中所強調的,往往會導致不好的結果。政府應該做的,是用法治來維護人民的自由,而不是妨礙人民的自由,是幫助市場順利運行,而不是來控管市場,政府應該「小而有能」,維持一個好的環境,盡量降低人為操作與干預,讓事物可以順「性」發展。

這「性」,一方面也指稱人性,人性有善面、惡面。先前提到的,人類勞動分工是自然而生,這是順應善面,因為人知道要為自己的生存負上責任。那麼惡面呢?好比糧價、房價,即使眼見民不聊生也要囤糧、炒房,就是貪的惡念所導致。順性要付代價,代價就是所衍生的現象,人會親自嘗到苦果,不是什麼都推給政府解決就好。

弗利曼在1980年時認為,美國人正在覺醒,也再度認清「受到過度管理的社會很危險」,也了解「好目標會被壞手段搞砸」,而「依賴人的自由,根據他們本身的價值去控制自己的生活,是充分實現偉大社會的完整潛力,最牢靠的做法」。所以,弗利曼以「也幸好,身而為人,我們仍然能夠自由選擇應該走哪條路——是否繼續走政府愈來愈大的路,還是喊停和改變方向」,作為《選擇的自由》一書的結語。

房間裡的大人:我與歐盟、歐洲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大債角力戰

房間裡的大人:我與歐盟、歐洲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大債角力戰

  
不公不義的勝利:如何扭轉貧富不均?資本主義與租稅正義的民主激辯

不公不義的勝利:如何扭轉貧富不均?資本主義與租稅正義的民主激辯

  
謬誤與真相:保守派經濟學家如何戳破執政者的美好謊言

謬誤與真相:保守派經濟學家如何戳破執政者的美好謊言

  
崩盤:金融海嘯十年後,從經濟危機到後真相政治的不穩定世界

崩盤:金融海嘯十年後,從經濟危機到後真相政治的不穩定世界




作者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博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系訪問研究。現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勞動經濟、經濟發展、產業經濟。著作豐富,另有學術文章專論一百多種,時事評論散見各大報章雜誌。被譽為最平易近人的經濟學家。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小死乃人生必須,最高的真實無非一吸一吐,活著的心願僅僅是『挺直腰桿做人』。」

「危險之所在,亦是救贖之所生」(Wo aber Gefahr ist, wächst das Rettende auch)──德國詩人賀德林

136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