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讓描述大於定義——5月選書從《尋找台灣味》到尋找台灣

  • 字級

尋找台灣味:東南亞X台灣兩地的農業記事

尋找台灣味:東南亞X台灣兩地的農業記事

2017年年底,某個寒冷的日子,趕著下班回家,因為家中老爺出差,所以我把孩子帶在身邊,邀請(威脅?)就讀大班的他跟我一起去聽一場講座。那場講座是關於在越南種出台灣茶的故事,心想「有沒有搞錯!越南的土壤怎麼可能種得出台灣茶?風土作物不是最重『在地』?」這個反差吸引著我,讓我願意犧牲孩子,讓他在一旁破例滑手機。

這系列講座在「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舉辦,後來,我又陸續聽了其他幾場,會後也都一一提問。我一直想做跟農業主題相關的自製書,但這些年輕研究者的演講裡既沒有美美的田園風光,也沒有小農的深情款款,真的符合大眾對於農業書的期待嗎?

講座把台灣人在海外奮鬥耕耘、努力生存的故事輪番搬上檯面,在台灣主體性當道的此刻,我心裡浮現了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台灣經驗的想法,那就是從島嶼之外回頭看台灣,從東南亞尋找台灣。於是我向地理角角主洪伯邑老師提出「尋找台灣味」的構想,沒想到洪老師熱情回應。

後來才知道眾角徒弟們還有其他鑽研的主題,那就是台灣人在自己島嶼上的故事。這些故事可不是「一步一腳印」那樣的典型敘事。想想:520總統就職時,我們會請島嶼最原初的主人:原住民,來領唱國歌,但我們可曾想過原住民不只種小米,他們其實也在這片土地上與時俱進,有新的身份、新的想法。

於是,從空間來說,這本書不從島嶼自身出發,從時間來說,不從最「原(住民)」味的初始設定,繼續加強既有印象、原有傳統,我們打算跟著裡面的人物遊走和尋找,至於目的地是哪裡?是否找到那個打開台灣主體性的聖杯或金鑰?故事會有結局,讀了便知,但更重要的是這群新生代的研究者如何做研究,又如何描述?

遙想我念研究所的同樣年紀,那時眼界已被開啟,知道什麼是好研究,卻又意識到自己羽翼未豐,仍有所欠缺,竟處處吊書袋,資料不夠就用論述取代事實描述,講些玄之又玄的術語。不過,這些年輕人,在老師溫柔不斷的耳提面命,加上大夥兒共同參與的一堂寫作課、三次寫作批鬥大會,彼此私下的切磋,以及編輯多次的調整後,將抽象的、分析性的學術訓練內化為豐富的敘事和情節對話,這樣的過程並不只是將碩士論文「複製/貼上」而已,而是經歷不斷駛來的生活和島嶼裡的公共爭辯,才能燉煮出融合情感、深意和開創性的作品。

前面幾次的寫作大會,收到的書稿顯得不成熟,讓我有點擔心又有點期待,我想像我需要付出的是時間,時間會釀出好酒。果然其中有幾位在畢業時獲得了論文獎,再經過職場上的淘洗,文字更精練,更接近出書水準。從「同學」變成了「作者」,彼此從師生關係轉變成真正的「地理角」團隊。


林巧玲
左岸文化主編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真正致命的,不只是疾病的傳染,還有無知與恐懼。

透過四本作品,一起理解動物健康與人類健康為何息息相關,思考公共衛生與人權之間該如何拿捏,以及日常建構的政府體制與施策將如何影響事態的發展。

326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