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解封出遊指南

「紐約暫停」滿月的國際動物新聞:老虎染病、老鼠開趴、浣熊媽媽生小孩

  • 字級

今日(4/19)紐約COVID-19確診死亡人數終於退到五百人以下,聽著救護車警報聲日月穿腦,看著米價連夜暴漲三倍,數著每日確診數,足不出戶的「紐約暫停」滿月,感覺像一年那麼長,我們看這個世界的標準也都變了。

原本擠爆世界的人類突然退潮,這個世界上的動物們,應該覺得你們是在哈囉?身為世界動物園評論家(什麼頭銜),我覺得有責任梳理一下這個月的國際動物新聞。

在油價變成負數,以及金正恩手術後病危等突發新聞之間,維京集團創辦人Richard Branson公開請求政府與納稅人出手相救,他說他老人家願意拿出「自宅」當作抵押品,而他的「自宅」是一座叫做Necker Island的私人島嶼,我覺得既然有錢到自己住一座島為什麼還要政府出錢呢?當然有錢人跟我想的肯定不一樣,我耿耿於懷的是紐約時報刊登的他的私人住宅照片上,有一隻巨龜正在緩緩爬行,我倒想問問這位大爺,你要抵押這座島,有問過你的室友嗎?

\\維京集團創辦人Richard Branson的私人島嶼Necker Island//


白宮每日全國連播的鬧劇似乎已經過氣,美國觀眾上個月沉迷的是網飛紀錄劇集《虎王》(Tiger King︰ Murder, Mayhem and Madness),故事主角Joe Exotic是一名留著鬍鬚跟狼尾的虎園大叔,舉凡毒品、槍械、三人同性婚姻、邪教式洗腦、謀殺買凶、縱火全部都來,圍繞著他周遭人事物的紀錄片,就像《玫瑰瞳鈴眼》的濃縮版,「美國病」的百科全書,川普叔叔也不干示弱,畢竟他是美國第一位實境秀演員出身的總統,他說會考慮特赦這位正因謀殺人類與動物而坐牢的虎王。

\\大家都在追的紀錄劇集《虎王》//


紐約州政府確保種族平等的規定嚴格,疫情爆發後,除了自行坦白中標、以身作則隔離的明星政要以外,成千上萬確診病患的姓名與族裔背景是被嚴格保密的,連紐約郵報那樣的八卦報紙也都很自制,唯一例外是一位跟我同名、同樣是亞裔、但是比我年輕貌美很多的女性——布朗克斯動物園四歲的馬來虎Nadia,被飼養員感染了肺炎病毒,是全球第一隻確診的老虎。Nadia感染之後,她的兩位鄰居一獅一虎也都出現了噴嚏鼻水的症狀,令人十分擔憂。但也因此有人質疑,在人類大量死亡的現在,患者在醫院外大排長龍也無法得到檢測,為何一隻老虎卻能享有快速通關待遇呢?對此,WIRED雜誌專文指出,COVID-19病毒來自動物,所以研究人傳虎案例對於抗疫是至關重要的,再者老虎用的檢驗跟人類不同,並沒有占用到人類醫療資源,畢竟誰也不想拿著棉棒去戳老虎的鼻腔吧。

布朗克斯動物園四歲的馬來虎Nadia確診感染病毒(圖非當事虎)。

 

德國動物園Tierpark Neumünster園長表示,沒有門票收入,只能依照次序拿動物餵動物。(圖/Tierpark Neumünster官網

比起能安心養病的紐約動物園,別處有些動物園就比較悲慘,德國漢堡一處動物園Tierpark Neumünster的園長表示,沒有門票收入,他們的經費很快就會見底,到時只能依照次序拿動物餵動物,餵食的順序還沒定好,但已知排序最後死的一定是鎮園之寶Vitus,他是目前德國最大的北極熊,位於食物鏈的頂端,而且是動物園最有商業價值的動物,當然我希望這只是園長用來逼迫社會大眾捐款的手段,畢竟沒有什麼比動物的性命更能賺人同情的了。

在祝福動物園物種早日度過難關的同時,紐約市的代表動物——曼哈頓老鼠正在大亂鬥。紐約市平均每日產生兩萬六千噸垃圾,這個份量當然不會因為疫情而變少,可能是因為太閒或是太焦慮,總垃圾產量甚至增加了。只是一個月沒人通勤,垃圾產生的地點分布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辦公大樓與餐廳最密集的曼哈頓中、下城垃圾列減少了百分之二到五,而住宅區密集的皇后區跟布魯克林的垃圾卻大幅增加,食物變少的曼哈頓老鼠之間,爭奪地盤的火拚在所難免,科學家估計過了這段日子,能守住曼哈頓的老鼠會是強者中的強者。另一方面,伙食突然變豐盛的布魯克林與皇后區老鼠過著暴發戶的生活,加上自從老虎Nadia染病之後,紐約貓奴們個個提心吊膽不讓貓出門溜達,我想在人類躲在家裡的時候,那些吃很飽的老鼠們正在外面進行全天候Happy Hour。

除了老鼠以外,像我這樣住在公園邊上的居民,還有好多動物要對付,只要一枚鬆動的瓦片或是一個屋簷上的破洞,松鼠、負鼠、鴿子或其他鳥類,就會把你家閣樓當成Airbnb, 我住的公寓大樓已經快要一百歲,跟另一棟老樓緊緊相貼,結果是,大洞在隔壁,大動物園卻在家。我住在頂樓,對透過天花板傳來的松鼠蹦跳聲跟鴿子的咕咕叫很熟悉,我心想這天花板是牢固的水泥,每道牆縫都經過嚴密檢查毫無破洞,加上滅鼠公司每月兩次巡視,其實動物要在紐約生活也很辛苦,只要上面的東西不要掉到我頭上,我就暫且讓他們在這過冬吧。

現在想想,我真是太天真了。一整個冬天,我經常在半夜兩點被利爪抓耙聲驚醒,活潑的夜行動物室友經常在深夜靈感爆發,進行居家檢修,根據那足斤的腳步重量、跳躍的爆發力、炫富式灑了一地嘩啦啦的核果聲、拆房子一般的撞樁聲,我發現那不是松鼠,是浣熊,是浣熊!如果家裡住了野生動物,標準流程是先補動物,然後找出破洞補上,最後放生動物到一哩外(松鼠則是五哩),我打電話從管理公司找到滅鼠大隊,再轉到了一位「浣熊哥」,浣熊哥信心滿滿,準備前來大顯身手的時候——紐約封鎖了!

Francine Poulet Meets the Ghost Raccoon

Francine Poulet Meets the Ghost Raccoon

三月十六日,州政府頒布的紐約暫停令生效,限制全州非民生必須(Essential)產業歇業或遠距工作,民生必需產業包括超市、雜貨店、洗衣店等照常營業,餐廳只限外賣,我痛心地發現原來滅鼠跟抓浣熊不是民生必需產業,一夜之間,浣熊似乎知道自己獲得新生,就在這個moment,她生寶寶了!生了寶寶的浣熊媽是趕不走的,當我聽見從天花板傳下來的吱吱唧唧叫聲,我知道是時候面對現實,向自然的力量投降了。在北美童書裡經常當主角的浣熊,其實是洗手的好榜樣,牠跟人一樣一手有五指,現在網路上浣熊洗手影片大受歡迎,搓足20秒鐘,是疾管局模範生。

據說香港動物園裡的貓熊在疫情休園期間,終於獲得不受打擾的洞房時光,前幾天紐約的地方新聞報導,哥大附近的公園裡出現浣熊嬰兒潮。我每天看著窗外的郡立醫院樓頂,想著今天還有多少人在那裡抗戰,有多少人可能會死掉,在個人孤島化的時候,有幾隻浣熊隔牆作伴,好像也不錯。春天已經降臨,我家附近的Prospect  Park有三萬棵樹正在發芽長葉,也許很快的,浣熊媽媽會發現那裡對孩子更好,也許到了浣熊離家的那一天,我會感到有點寂寞。

\\和浣熊一起洗手//



作者簡介

曾任《換日線》英語頻道Crossing.NYC 特約主筆。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曾居北京,短滯東京、柏林,現居紐約布魯克林。著有小說《即將失去的一切》、《給烏鴉的歌》,以及紀實文學作品《大動物園》和散文集《有時跳舞New York》。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關於死亡的思考

什麼是衰老,什麼是死亡?

115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