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段,嘴角失守,因為聯想到書中的一個關鍵提問:馬戛爾尼使節團到底哪來的自信,竟敢向坐擁無數瓷器珍品、眼高於頂的乾隆,獻上英國本土陶瓷品牌Wedgwood自製產品,做為恭賀他八十歲大壽的禮物?作者溫洽溢老師即是從這個提問出發,帶領讀者認識這個看似班門弄斧、不自量力之舉背後,所隱含的各種歷史力量。
本書主角約書亞.瑋緻活(Josiah Wedgwood)在一七五三年創立品牌,此時中國正當最後一個盛世,乾隆正值盛年。而這位英國實業家製造的瓷器,隨馬戛爾尼使節團遠赴清朝,則是四十年後的事,這時乾隆已處人生暮年,盛世已近黃昏。要知道,此前全球瓷器貿易市場向來以中國為中心,從這個角度而言,當英國在十八世紀末送上國產瓷器給乾隆,其象徵意義不容忽視:日益強盛的西方準備要大舉「反攻」了。關於馬戛爾尼外交事件,關於Wedgwood品牌故事,關於英國「漫長的十八世紀」,關於西方崛起,關於近代瓷器貿易,這些重要主題,這些曾分別被深入但孤立探討的點與線,在作者夾敘夾議的組織下,串成了一個互相關聯的面。他以馬戛爾尼使節團圓明園獻禮拉開序幕,接著一磚一瓦鋪陳約書亞.瑋緻活的成功之道,以及這條成功之道與英國十八世紀社會文化轉型之路的牽扯疊合——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啟蒙運動、資本主義、消費社會……;一筆一畫,把這段「反攻」歷程,勾勒得完整清晰。
在編輯本書後期,覺得每天好像在跟著它逛博物館。作者希望可以透過豐富的視覺資料,呈現約書亞.瑋緻活身處的美學和思想世界,以及十七、十八世紀中國風瀰漫歐洲的盛況,由此更可明白「反攻」之不易。依循作者給的文字和圖像線索,我一天大概會打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荷蘭國家博物館的網站好幾次,找尋散落在荷蘭風俗畫、靜物畫中的藍白配色中國風瓷器,欣賞歐洲中國風繪畫,還有各式各樣形制有趣的中國外銷瓷,十分愉快。所以也誠摯推薦讀者這樣利用本書,把它當成博物館導覽手冊,按圖索驥,絕對另有一番樂趣和收穫。
NY
春山出版編輯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