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翻雜誌
【小雜誌的逆襲】王聰威:我的敝帚自珍的文學雜誌
作者:王聰威 / 2012-04-06 瀏覽次數(6908)
這些年,國內外陸續出現幾本精彩的「小雜誌」。所謂的小,除了團隊規模小,發行數字小,選題內容也有別於一般雜誌的無所不包,走向更微小的個人命題。這波逐漸湧起的小雜誌風潮,將帶給讀者什麼樣的閱讀樂趣?且讓幾位雜誌人就自身觀察與經驗一同分享。
文:王聰威/《聯合文學》總編輯
我喜歡的雜誌樣子,如果以室內裝潢來比喻的話,我喜歡客廳、廚房、浴廁、臥室、書房、遊戲間、陽台、儲藏室俱有的清楚格局,不太喜歡所謂的極簡風,全部打通成一片的樣子。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那麼有錢,買得起足以做得這麼徹底的寬綽房子,得好好利用有限空間。像我家就是,因為只有十來坪的關係,所以將客廳的兩面牆做滿頂到天花板的書架,正中央擺上一張大書桌做為工作的地方,然後把從品東西買來的小木頭沙發、長方形小木桌、用幾十年老門板改裝的古董長凳和ipod音響組合湊在一側,成了迷你客廳。沒有陽台,可是我又很喜歡盆栽,於是又在迷你客廳的一角,把野生蕨類放到雜物櫃上,鵝掌藤放到喇叭上,翠綠植物搭配溫暖顏色的木頭,襯著黑色鍛鐵CD架、白色的落地窗簾,我自認為這是家裡最有法國風的地方。就算在小不啦幾的房子裡,我還是喜歡這樣,一方面擁有親密的共同氣氛,但另一方面稍微走動或眼睛瞄一下,就能有身處不同空間的感覺。
如果是我以前參與的《marie claire》這類國際時尚雜誌所處理的龐大內容、試圖滿足的讀者複雜需求、可以給予的製作版面預算,大概就得用豪宅規劃或都市計劃來做比喻更符合實況,但文學雜誌從來不可能是什麼大議題雜誌,就算主題做的是莎士比亞、契訶夫或張愛玲都一樣,比較像是上面說的,一間舊公寓或一棟大樓裡的一戶小套房,在種種的限制之下,既不適合號召熱血激憤的革命宣誓,也不宜展開徹夜狂歡的派對,想要邀請進來的,無疑是少數熟悉彼此心意的友人。
有人是第一次來,所以不免要先聊聊野生蕨類,聊聊白窗簾,翻翻架上的書本和CD或是摸摸大桌子,問是哪裡買來的,雖然品味不可能都一樣,但是希望他們能在隨處角落,發現有些微不足道的驚喜物件,而因為發現這驚喜,所以擁有小小的幸福感。有人來了多次,熟悉了這房子,自己懂得去泡咖啡,幫植物澆水,挑自己喜歡的CD 去播放,為其他人煮盤義大利麵什麼的,如果有心情的話,就拍拍照片,然後大家一起舒舒服服地窩著說話,說說家裡的事和孤獨的事。我喜歡的事物,為什麼會哭會笑,友人也喜歡或是能理解,反過來也一樣。正因為太舒服了,有時候連腳曲著麻掉了都沒發覺,只好一跛跛地站起來上廁所,甚至一整夜相處下來,一句話都沒聊到文學也沒關係,已經感到札札實實的滿足了。
「下次來的時候,再好好聊聊文學吧。」彼此這樣約定著,互道再見。
要是被人家說「這樣的話,非常敝帚自珍」也沒辦法,如果做一本雜誌沒有任何可以敝帚自珍的地方,那真不曉得做雜誌有什麼樂趣可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