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編輯這本書的兩年來,最常被追問的:為什麼 書名要叫 《逆風台灣 》?
一句話顧名思義,「逆風」就不是「順風」。但,「逆風」同時也是起飛的時刻!
在全球化與民主化的世界潮流中擺盪,三十年前,台灣解嚴,正式打開大門,迎向巨變與渾沌的世局。
曾經,美國壓力之下,錢流衝進日本,推進日本經濟「泡沫」;錢淹台灣腳目,全民瘋狂大家樂,股市衝上萬二歷史高點,中產階級夜宿忠孝東路,「無殼蝸牛」抗議房價高漲。
曾經,菲律賓、南韓、台灣、中國的學生都走上街頭,要求民主。內外煎迫中,蔣經國以發展經濟與推行民主,為抗衡全球浪潮與中國崛起的兩大利器。
李登輝在意外之中倉促登上大位,展開政治改革,成為第一位直選總統。台灣民主化路上,不時見到民粹與金權來打招呼,黑白無間道,橫行政壇。
進入二十一世紀,陳水扁帶動台灣首次政黨輪替,但民進黨尚未做好執政準備,國民黨也不知如何當反對黨。八年後,面對全球經濟的突發逆襲,面對快速崛起的超強中國,馬英九力求開放,卻忽略了人民的情感。
台灣的民主之路雖然崎嶇,民主火焰越燒越旺,執政黨、反對黨交替換位,挑戰政黨政治。三十年來,中國在全球化浪潮下強力崛起。如何面對中國?是每位台灣執政者最具挑戰的難題。
曾經,台灣資訊業者在荒漠中打造出一個資訊大國,讓個人電腦單價從四千美元降為四百美元,讓全世界都買得起PC,縮短了全球的數位落差。螞蟻雄兵般的黑手頭家,打造出隱藏在鄉間的微型工廠,賺全世界的錢, 鄉間鐵皮工廠的獨步競爭力撐起台灣經濟一片天,但也污染了大地。這是4/5/6年級親身經歷的年代,也是7/8/9年級始終好奇的年代。
「逆風」指的是,在世界巨變浪潮下,在民主的崎嶇路上,台灣如何跌跌撞撞一步步學著走出自己的路。
雅言出版社創辦人、暢銷書《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作者顏擇雅認為:「《逆風台灣》中學生也看得懂。事實上,每篇都很適合做中學專題報告的題目。我覺得這本是很好的工具書,是理解台灣現狀的一本百科」,她舉例,「這次選舉不是讓我們見識到地方派系大反撲嗎 ? 書裡就有一篇寫地方派系簡史。目前國際一大議題就是多邊貿易協定是否會被雙邊取代,書中就有一篇簡介台灣加入WTO的談判歷程。」
台中惠文高中教師、專欄作家蔡淇華也說,《逆風台灣》是「一本所有現代年輕人必須知道的台灣起飛近代史,他們讀完必須找到再度起飛的邏輯」。
三十七年來,天下醞釀出有天下特色的<台灣三部曲>,首部曲《發現台灣》,年代是從1624-1945,二部曲《一同走過從前》,年代是從1949-1987,《逆風台灣》是整個系列的第三部曲,從1987-2016。
前兩部曲,《發現台灣》《一同走過從前》,各自都在台灣的關鍵時刻推出,為台灣重新聚焦。讓社會保有一束冷靜的聲音。
上世紀九○年代開始,台灣意識萌芽,《發現台灣》適時推出,試著從三百年的歷史脈絡中,為台灣釐清並回答 「我從哪裡來?」「我是誰?」的難題,書出後,引動35萬冊的熱銷,中學生人手一冊,往後還促成日文版,簡體字版的出版發行,讓世界進一步認識台灣。
1987年,《一同走過從前》推出時刻,正值蔣經國逝世,這本準備八個月,爬梳民國政府遷台四十年的政治經濟社會脈動的書,成為當時台灣回顧與前瞻的共識,暢銷15萬冊。
2016年開始策劃《逆風台灣》,最後一個訪談是去年十月,採訪政大教授陳芳明。選擇在2018年地方選舉後一個月推出,天下希望被選舉重重撕裂的台灣社會可以重新聚焦,藉由三十年的回顧,清晰看見來時路,清楚看到歷經逆風顛簸過後,我們如何可以一起,以「清新之氣,再造台灣」。
台灣各界、許多人的共同老師毓老,愛新覺羅毓鋆曾經說過,「台灣的未來,永遠不變的是這塊土地,政權都是過眼雲煙」。
天下雜誌創辦人殷允芃,為《逆風台灣》定調定性,她說這本書的出版是為了「紀念那段我們一起走過的民主開放崎嶇路,為那時歲月留下些許記憶的痕跡」。
搭乘台鐵普悠瑪號前往池上,途中,得知天下要推出《逆風台灣》,林懷民老師以「寫給土地情書」的深情,語重心長的說,「大家都要面對夢想,繼續工作,同時,也要檢討。檢討,調整了,再往前走,因為台灣是一艘動盪的船」。
作者:天下雜誌人文出版總編輯 蕭錦綿
文章由:天下雜誌人文出版提供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