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4、5、6甚至7年級生來說,王建民大概就像是60、70年代的楊傳廣、紀政吧,進入80年代後,台灣被退出國際場域,一股無處可發的集體熱情,隨著1999年陳金鋒勇闖美國職棒大聯盟、2006和2007王建民連續拿到19勝,帶給大家許多美好而閃耀的共同記憶,就像本書推薦者膝關節所說的:「如果你是王建民的球迷,曾經在那幾年內受到他的比賽鼓舞的人,你不可能忘記王建民帶給台灣人們的信心與喜悅。」
只是意外和傷痛來得如此突然,去得卻超慢……隨著王建民的肩傷和漫長的復健,台灣那股萬人空巷的「台灣之光」熱潮默默褪去,有人繼續追尋下一個偶像,有人不再追尋,無論如何,那種將所有台灣人緊緊繫在一起的全民正向力量,幾乎一去不返了。
所幸,透過導演陳惟揚的記錄,我們才能真正認識到,在「台灣之光」這件華袍底下,素樸的「王建民」原來依然不改其志、不變其衷,即使眾人看衰,他還是獨自堅強、樂觀地在奮鬥。明明客觀條件都說「不可能」,明明條件愈來愈不利,他為何還是要拚呢?
和作者反覆來回文稿的過程中,某天我才恍然大悟,在這個功利為先的時代中,光是為了大家不看好的事而持續付出,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本身就是值得珍惜的,王建民的素樸,讓他即使沒有洋基光環加被,在家人、親友、美國職棒教練等幕後英雄和粉絲們的關愛下,還是兀自發出溫暖的微光。
一個人為何能夠「寵辱不驚」,大概就是因為對追求的目標心中有愛吧。即使當年連續兩年19勝的輝煌一去不返,但未來還是要走下去,這時王是如何調適的呢?我想電影和書要捕捉的,就是這個過程。王不是用傷痛或自怨自艾去對抗環境,而是用繼續投球、用信任、用嘗試新方法,幫自己找未來。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邊做邊尋找自己……直到有一天讓內心自然告訴你答案,這也就是作者說的:「總有一天,我們都會因為不得不的原因而離開現有舞台,往另一個目標前進,原因可能是年紀、可能是際遇,也可能是命運。到時候,我們的後勁會在哪裡,又該如何展現?」
正因運動員經常都處在逆境中,是很值得我們借鏡的對象,看他們如何保持目標單一、心思純淨,讓自己能在黑暗中維持正向、樂觀,會帶來很多啟發。在這本書中,除了有許多關於美國職棒生態的翔實描述,我覺得它有別於一般的運動書寫,就是它成功寫出一位頂尖運動員的內心靈魂,教我們該如何面對失落、挫折,在逆境中為自己和身邊的人打氣。
就像建仔說的:「繼續投就對了。」即使面對苦難,只要繼續做,不用催它,就像水杯裡的糖,在你不經意時自然就溶解了。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