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成為你在世界上想要看到的改變,我讀──九月選書《逃難者》

  • 字級

逃難者

逃難者

「難民」,對昇平富庶的台灣人來說,是有點遙遠的兩個字。

在我們評估是否要引進這本書在國內出版時,心中曾冒出這樣的聲音,但最後能夠抛開顧慮的原因,精采的故事情節自然不在話下,作者艾倫.葛拉茲巧妙的用一九三八年德國柏林、一九九四年古巴哈瓦那、二○一五年敘利亞阿勒坡三段歷史,串起三個難民孩童的故事,不到尾聲無法得知結局,即使撇開主題仍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文學作品。但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把讀者帶到難民面前,看見他們真實的處境。

逃離故鄉的他們可能會面臨飢餓、渡海、被走私客敲詐等各種困境;或者在跋涉千里後被別的國家拒之於門外;就算幸運抵達目的地,展開新生活,卻也得面對語言不通、身無恆產的另一種挑戰。故事中的主角之一馬默曾說:「當他們待在原本該待的地方──在阿勒坡的廢墟裡,或是在難民營的圍牆後面,人們根本遺忘了他們。但是,當難民做了他們不喜歡的事情──努力穿越邊境進入他們的國家,或是睡在他們商店的門廊上、跳到車子前面攔車、在渡輪甲板上禱告,人們就再也無法忽視他們的存在了。」

很殘酷,但的確是世界上大多數人對待難民的方式。

難民有家歸不得,是因為沒有選擇,而生長在台灣的我們又有什麼選擇呢?我們可以選擇繼續忽略,畢竟居住在島國上要這麼做並不困難;或者做出另一個相對困難許多的決定──睜開眼睛,好好看清楚這世界所發生的事。在這本書的中後段,主角之一依莎貝爾的外公,回憶起年輕時協助古巴政府遣返前來尋求協助的猶太難民,五十年後,當他自己成為難民才幡然醒悟:「我們將他們送回歐洲及希特勒手裡,送回去接受大屠殺,回到死亡的地獄。……當我等著這個世界有所改變的同時,有趣的事發生了。世界沒有改變,因為我沒有去改變這世界。」

讀完這本書也許不會讓世界變得美好,也沒辦法遏止同樣的悲劇再次重演,但至少可以讓我們學會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難民,也試著為自己心中所期盼的美好世界盡一份力量。

李幼婷
親子天下資深編輯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真正致命的,不只是疾病的傳染,還有無知與恐懼。

透過四本作品,一起理解動物健康與人類健康為何息息相關,思考公共衛生與人權之間該如何拿捏,以及日常建構的政府體制與施策將如何影響事態的發展。

323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