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一個未知的地方總是令人興奮,
我在這之前徹底的不看理財書,不是說我清高或怎樣,而是我對金錢的看法是「那可以買到東西」大概就這樣,
但看理財書的暢銷,就知道顯然大眾不是這樣想,
因此讓我們一起來找找書中的黃金屋。——個人意見
令人收穫非凡的理財書閱讀計畫進行到這一週,我大概可以把理財書作者分為三類,神棍、經濟學家和投資人。在這之前,我的個人淺見(跟觀察書市得來的結果),認為只有經濟學家(值得一讀)跟神棍(如果那麼好賺為什麼要跟別人講)這兩種,但後來我才發現,還有第三種作者,他們規模有大有小。但他們的身份是一樣的,他們是投資人,在投資上有所斬獲的人。
理財書這個類別最奧妙的,是在這個應當理性的領域裡,大家是最不理性的,我們買健身書期待在封面上數清作者的八塊腹肌,買瘦身書期待看到作者的腰後曲線,學做菜也會找真的會做菜的人,但理財書呢?關係到真金白銀的事,結果真的暢銷的,真的引起大家討論的,被記住的,往往不是那些投資人寫的,而是神棍所編造的神話故事。
查理.蒙格是一個傑出的投資人,他也是巴菲特的長期沉默合夥人,在這裡且讓我們把投資人這個詞再分解一下,「投資」、「人」,你先做好一個人,再來投資(記得《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嗎?》),他在書中屢次強調普世智慧與多方面攝取知識的重要性,我實在認為普世智慧這個概念,雖然很常見,但是一個絕對被低估的東西。
書裡有句話說得很好,誠實是最好的對策,請記得,他不是說「誠實是最好的道德標準」,而是對策,誠實就不用記得自己撒過什麼謊,書中有張照片,巴菲特拿著一張自己人生第一次繳稅七美元的稅單,站在2004年快跟他一樣高的三十一億美元稅單旁邊,大概可以讓人理解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的精神。
誠實待人、誠實投資、誠實繳稅,這種基本的做人道理在許多理財書中徹底被蔑視,比如《富爸爸窮爸爸》就在書裡推銷許多內線交易或開公司避稅的不誠實舉措,也許你覺得,誠實頂什麼用啊?可是川普跟羅伯特‧清崎一起寫書時曾言,他們聯手可以比巴菲特操作投資的效果更好,可是事實擺在眼前,巴菲特比他們兩個人加起來有錢得多。投資賺錢,跟誠實有關嗎?我不知道,但我們可以知道,誠實絕對不會傷害你的投資與賺錢的能力。
查理‧蒙格另一個一再強調的重點是跨領域的對事物了解,唯有知道不同領域的知識,才能判斷一個事物的價值,他的投資並不是告訴你明牌或捷徑,而是讓你盡自己的能力,充分地去理解各個事物的影響力,不被單一的知識領域所侷限,所以他常用「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這句話來警惕讀者,工具會影響你看待事物的能力,擁有越多的工具,也就是能夠跨領域的思考,才能在投資上有所成功。
書中提到,蒙格在意的並不是他本人能否贏牌,而是能否把手上的牌打好,這點跟之前讀的《投資最重要的事》有相通之處(事實上,我讀到現在,成功的投資人寫的書都在底層上有些共通之處),他提到一個投資的要訣,其實就是理解一個公司的真正價值,而股票市場並不是永遠有效的(記得上禮拜的《不當行為》嗎?),所以當股票市場讓這個公司的股票市值低於他的公司價值時(「要怎麼判斷公司價值?」你問,這當然要靠你做功課了,你以為投資理財很容易哦。)這個東西就值得買了。
「把牌打好」跟「贏錢」,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思維,結果可能相似,但過程大大不同,目的純粹只是贏錢,那很有可能作弊出老千,或乾脆閉上眼睛賭運氣,把牌打好則是運用技術腦力和思考,把拿到的牌發揮最大價值。
我讀到這週方始明白,為何有這麼多理財書,但真正成功的人很少,因為有天分的人不多,願意付出努力的人更少,打開電視有很多網球比賽,但世界球王在當下永遠都只有一個。
回到投資的主題,其實投資怎樣會賺錢,多讀書真的可以學到不少,很多人口稱巴菲特,可是每天看盤跟隨股市在那上下震盪,根本與巴菲特的投資概念背道而馳,大家寧願把手放在頭上幻想招來錢財,也不願意好好學習,給真正可能有用的理論一個機會。
我在臉書上面寫了上面那段話,結果一個知名女作家跟一個知名服裝設計師不約而同在底下問我:「那答案可以直接告訴我嗎?」,我回道:「你們的這個回應,正是某些理財神棍寫的垃圾會大賣的原因。」
查理‧蒙格在書裡就也寫了這麼一句話:如果想輕輕鬆鬆就弄懂,也許你應該加入某種宣稱能解答一切問題的邪教。哦查理,那個邪教真的有很多人加入。
個人意見:《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 小資也能年賺15%》就是一本參考書。(稱讚意味)
個人意見:你的人生抱負是什麼?──讀《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個人意見:《不當行為》讓我在章與章之間的空檔,一直想到微風廣場
個人意見:先做好一個人,再來投資──讀巴菲特合夥人查理.蒙格《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