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古碧玲 / 奇幻瑰麗的文字運鏡,磅礴銳利的歷史寓言──讀《毒木聖經》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在這野性而豐饒的大地之上

即使並非天父應許以色列人的「流奶與蜜之地」,五百年前,在葡萄牙人駕著小木船初識剛果之際,這個位於中非的國度可絲毫不遜於「迦南美地」,儼然是一座蘭花四處綻放、棕櫚果隨處可摘、輕易可打到魚的豐盛有餘國度。

意外的是,五個世紀前那些黑得發亮的男男女女並未赤身裸體,相反地,從匆忙趕回歐洲的第一批探險者所出版的素描畫冊裡,誠如他們所彙報的:「非洲人活得像國王,甚至穿著王室才穿得起的面料:絲絨,錦緞,織錦。」那是在十六世紀已具有高度文明的剛果人,藉由捶打某些樹木富含纖維的樹皮,或從椰子殼抽提出線來織成漂亮的布料;而他們甚至還腳蹬軟靴,藉以搭配身上的長袍和裙子呢。

當時的剛果人採用胡桃木和黑檀木雕刻成家裡的裝飾。坐擁滿滿礦藏的他們還鍛造鐵礦石,打造成武器、犁頭、笛子和精緻的珠寶。而剛果王國治理國家的能力,其稅收和整合政府部門的效率甚高,更叫葡萄牙人暗自讚嘆。

剛果王國(1400-1914)富饒的剛果王國(1400-1914)


失衡的交易,災難的開始

隨後,手持《聖經》的西方傳教士開始搭船來到剛果,準備來「拯救」剛果人被「黑暗權勢」挾制的靈魂,卻赫然發現,這些「異教徒」雖無書面文字,口述文化卻極為豐富,以至於當那些天主教神父試圖用字母來對應剛果語的語彙時,詩歌與故事竟如「江河湧流」般滔滔而出,彙集成了多產澎湃的印刷作品。教士們正高舉「道路、真理、生命」時,卻沮喪地發現,剛果早已有了自己的聖經,數百年來他們已將它深深地烙在記憶裡了。

這起初的詫異佩服,卻在葡萄牙人透過樹叢,窺探到衣冠楚楚、伶牙俐齒的剛果人居然不做買賣,也不運輸作物,只在地安居,過著採集捕獵生活。儘管他們吟詩歌唱,但這樣的人必定算不上完整的人——只能是「原始人」。很快地,教士們便上岸舉行起大規模的洗禮,將他們的皈依者運上船,載往巴西的甘蔗園,使他們成為農產貿易這一高級神靈的奴隸。曾經綿延整個中非地區的古老剛果王國,在數百萬最最健康的臣民紛紛被販賣為奴後,王國失卻人口紅利,土崩瓦解,但它並未喪失語言和傳統。

借喻《聖經》卻又與之悖逆的人物命運

作者芭芭拉‧金索沃(Barbara Kingsolver)(Credit: David Wood)作者芭芭拉‧金索沃(Credit: David Wood)

《毒木聖經》作者芭芭拉.金索沃(Barbara Kingsolver)以五位被迫「順服」的女性觀景窗,繞著書中的「天父」,由內往外探勘這片他們乃至於我們極其陌生的大地,她熟稔操持《聖經》正典與《次經》的程度,使她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餘地運用於這部長篇小說中。書中以《聖經》篇章為名,每個主要角色(即宣教士普萊斯一家人)均以《聖經》人物命名,卻完全背逆這些人物的性格、命運。

書中,牽繫所有人去路、卻不被自己所屬的浸信會祝福的牧師名為「拿單」,此名源於《聖經》中的一位先知,被上帝耶和華揀選做祂的代言人,在大衛王執政期間,不畏懼權勢地給褻瀆神意的王諍言,也被大衛王所接納;而《毒木聖經》中的拿單,卻是孤行己意、口口聲聲傳講「神的愛」,但連愛自己妻女的能力都付之闕如。

四位女兒與妻子對他來說,彷彿是自己仍有性慾、無法全心仰望神的羞愧贓物。日常以《聖經》裡的話語佐證對妻女言語,乃至於身體施暴的正當性,頑宏孤絕地將自己所信強加於身邊所有人,終致眾叛親離,決絕於黑暗大地15年,慘烈地重演了天主教《次經》中《瑪加伯書下》惡人默乃勞被投於火塔中活活燒死的故事。

在剛果焚膏繼晷建立教會的拿單,當他用生硬的剛果語大喊:「耶穌是班加拉」,因發音失準而被當地人誤解成耶穌是「毒木」時,就開始處處碰壁。他愈是靠近剛果人想「拯救」其靈魂,剛果人就逃得愈遠。他的教會,僅能收容無法見容於剛果民情或殘或罪的會眾,倒是唯一履踐了耶穌所言的,「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拿單踏入剛果,卻從未花心思去認識這片地土,他不聽從當地嬤嬤的勸告,蠻悍地用自己的耕作方式妄想種出一片自給自足的菜蔬園,一場說來就來的暴雨就讓這片農地了無痕,他的舉止與自己常掛在口中的「謙卑的人必承受地土」全然相左,似乎也預告了他必定無法承受地土的結局。

女性的聲音,也是醒覺的聲音

毒木聖經

毒木聖經

小說中,普萊斯夫婦與《聖經》人物對照的四個女兒的名字:

  1. 「蕾切爾」即拉結——最受《聖經》裡蒙福人物雅各戀慕的妻子,為他生了解救家族免於飢荒的兒子約瑟;而書中的長女蕾切爾則是一位重視虛幻物質、缺乏深沉思考能力、有著人人想染指的外貌,少年時想方設法要逃離剛果,最後卻落腳非洲結婚離婚創業。
  2. 雙胞胎之一的「利婭」即利亞,為拉結的姊姊,也是雅各最先娶的妻子,《聖經》中如此描述:「利亞的眼睛沒有神氣,拉結卻生得美貌俊秀」,在小說裡,利婭卻是最討父親歡喜、有著超強領悟力、年長後深具睿智與包容力,被剛果裔丈夫視為「珍寶」的女性。
  3. 其雙胞胎妹妹、出生時半邊身體與腦袋受損的「艾達」,即是《聖經》中的「音樂之母」亞大,諷刺地是,少年時期的艾達被視為不會說話、瑕疵版的利婭,總是以鏡像回文紀錄她眼中所看到的一切。
  4. 早夭的「露絲」即《聖經》中大衛王的祖母路得,她的命運也迥異於帶著婆婆移徙的年輕寡婦路得。

在丈夫拿單一意孤行的號令下,帶著四位童稚與青春期女兒,只能選擇卑微屈服的家庭主婦奧利安娜,在資源匱乏的陌生剛果試圖護衛著夫女,拮据地籌措日用飲食,丈夫成天只想如何把剛果民眾拉進河裡受洗、來教會成為神國子民,無視於正在家中滋生的饑荒惡靈;然而,她無法靠著禱告讓「你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你們」的經文成真,在幾乎要吃土的狀態下,或許如早夭的露絲上了天堂才是真真實實的解脫。

貌合神離的拿單與奧利安娜就如同靈魂與肉體、律法與恩典對峙的失衡天秤,丈夫的暴烈狂熱只會讓妻子對信仰更加懷疑躊躇,拿單以「牛不喝水強按頭」作風禁錮妻女的身體,但每個人都有著拿單的神賜與的「自由意志」,當腸胃的饑渴未能飽足時,靈魂豈能長期被強銬住?

一生最崇拜拿單、想討好他的女兒利婭,日後追憶起父親時想著:「如果現在我能重新觸及過去、帶一件禮物給父親,我會帶給他人與人之間最簡單的安慰──讓他明白自己做了錯事,並承擔起這個念頭,活下去。可憐的父親,他只是無數無法理解這片土地的人當中的一個。他將自己對正義的信仰銘刻於我的身上,再讓我渾身浸透罪惡感,我希望就連蚊子都別再受到如此折磨。但他那萬般苛求暴君般的上帝徹底離我而去了。

自然造物,每天都將煥然一新

礦產豐饒的剛果,是神對這些西方白人的試煉嗎?抑或是造物者抵擋貪婪人心的黑洞?在那裡,不是飢荒就是洪水,環境裡充滿隨時暴衝的驚顫,前一秒你還陶醉於雞蛋花的芳香,下一秒,鱷魚的大顎立刻放倒你,就如利婭說的:「中間幾乎沒有過渡地帶供你喘息。對常年在氣候溫和、希望和恐懼都適可而止的地方溫柔生長的人而言,這實在是太令人震驚。

千萬年來,中非在創世之初就保持著這片喧鬧的動植物群落,在貧脊紅土、毫無預警的狂烈暴雨中,以及戰慄的地質板塊上設法保持整體的平衡,一旦外來者妄想以「天父」之姿把部分地區清理乾淨,整個板塊就會淪為廢墟;而只要外來者見徒勞無功放棄清理,平衡也就會自行慢慢回返。也許神早已駐足在古老的剛果,給他們一套順應神意的實用聖經,而非強凌弱的剝削法則而已,只是無法透過層層的翻譯讓闖入者聽得懂、看得明。

小說裡,被拿單視為遭教會組織踢出去、卻深獲當地人心的福爾斯修士,指出《聖經》經由多種文字的重重轉譯,加以年代久遠,很可能其中有著如《聖經》裡一句經句:「就我們所知道的,還是不知道」般的矛盾謬誤;福爾斯修士建議女孩們,何不去信仰主的造物,「主的造物每天都煥然一新,不會因翻譯而減損。這裡的上帝行事並不神祕。太陽都是在六點整升起又落下。」惟其重拾自古以來的剛果處世之道,徒步旅行,隨手栽種夠吃的食物,就地取材製造工具和布料,人們就能一直在那兒快樂地生活。

一部以生態視角反思文明的「鏡像版聖經」

《毒木聖經》宛若一部重磅的鏡像版聖經。閱讀這本經翻譯後整整600頁的大部頭,每一頁的場景和文字都敲擊內心。芭芭拉.金索沃的文字書寫彷若奇幻瑰麗的運鏡,細膩靈動的鏡頭自由進出書中五位女性的內心世界,以及長滿各種奇花異草、珍稀動物奔騰凌躍的非洲大地之間,緊湊的情節、書中人物翻攪的心緒與文字魅力,引領讀者一頁頁往下看,想得到的愛情/婚姻/親情/背叛/戰爭/種族/宗教/剝削/殖民/奪取資源/性別歧視/政治陰謀/文明衝突等題材,都被作者運用得淋漓盡致,且揮灑流暢又不落俗套。

如果以西方白人反省攪擾剛果不成的懺情錄來定位本書,未免過於狹隘。芭芭拉.金索沃透過對博物的淵博知識,深切思索「人與人」、以及「天地人」之間的關係,文明對文明的摧殘,終將釀成無法挽回、違背造物者心意的悲劇。而屬於心靈層次的信仰一如愛情,更是萬般不得勉強,除非它發出使對方心眼如露如電的奇異能量,否則在所有外在因素淌逝後,必定古井無波。

《毒木聖經》是一部浩浩湯湯的史詩,我願意讀它個三、五遍,以便參透作者所揭示的一切。人們在30年乃至於百年後.仍會超越時空地被其中所述的人事物地所震撼,而我等不及想看作者其他的著作了。




作者簡介

愛吃樂玩貪讀怕吵過動,兼好奇好勝怕無聊,喜新戀舊。
在政經媒體、時尚雜誌、網路、廣告、基金會任職過;現任《上下游新聞市集》副刊總編輯。合著有《愛・無所畏》《家庭相簿:留給孩子最美好的禮物,給父母的一堂攝影課》等。


 延伸閱讀 
1. 【書評】吳曉樂:當你要征服什麼,至少要理解對方的語言──讀《毒木聖經》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40年前的今天,美麗島事件爆發,有些人的人生從此改變

1979年12月10日的這一天是國際人權日,也是美麗島事件發生的那一天,有人被捕、有人失去家人行蹤,有人逃過一劫但仍惴惴不安,在這一天讓我們聽聽這些人的故事。

259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