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選書
不僅是戰爭,更是一段普世的故事── 一月選書《同情者》
作者:許鈺祥 / 2018-01-08 瀏覽次數(6004)
然而,讀過這部作品的人一定知道,《同情者》的內裡可是反骨得不得了。
故事的背景是越戰(這是搞出戰爭卻又灰頭土臉地撤離的美國人的說法,打勝仗的越南人則稱之為美戰),四歲跟隨家人從淪陷的西貢逃往美國、現於南加州大學任教的阮越清,始終認為戰爭並未結束。他說他無法學好兩種語言,所以努力專精一種,英語成為他最嫻熟運用的,但在這個偉大的國家裡自己始終是個他者,還清楚知道美國人如何看待越南人。他嘗受孤寂、試圖尋求認同、思索自己的出身等,是在那場戰爭於東南亞畫下句點時,才在太平洋彼岸的新大陸拉開序幕。
故事的主角是不曾提及姓名的「我」,跟著南越政府高幹一同逃往美國展開新生活、同時潛伏其中觀察記錄的共黨間諜,因為相信共產主義能為越南帶來新局,願意扮演一名沉睡者、一介幽靈、一名雙面人的靜默角色,內心卻被友情與愛情的拉扯而波濤洶湧,在效忠與背叛的兩端茫然飄移。這或許可以歸因於先天的「雜種」身分,父親是法國傳教士,母親是傳統越南女性;也可能是後天的學習天賦,熟稔且熱愛先是幫助之後棄捨自己祖國、號稱全世界最偉大國家的亞美利堅。
也許此刻的我們離戰爭很遠,也許多數的我們對越南相對陌生,當讀進小說的第一個字、第一句話、第一個段落、第一張頁面,你就會咻地潛進去了。《同情者》不是紀實的歷史,裡面的每一景每一物卻清晰地像是能伸手觸及,陷入情節中便能深刻體會角色的感受與思緒。25萬字篇幅中沒一句上下引號註記的對話交談,全是主角「我」的自白,魔術般地利用狹隘的視角創建出開闊的劇情,你才會認同《週刊編集》專訪作者後為本書所下的一段精闢註腳──
《同情者》談的不僅是越戰,更是一段普世的故事。
許鈺祥
馬可孛羅出版副總編輯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