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這本書很有事

【好設計的現場|詩集篇】如何將詩的自由與曖昧具象化?用設計收納跨界集體創作辭典《沉舟記》

  • 字級

沉舟記:消逝的字典

沉舟記:消逝的字典

設計並不只發生在版面構成的當下,在【好設計的理由|詩集篇】中,詩人孫梓評介紹了各式透過不同裝幀手法傳達詩集意念的作品,做為在體裁和表現形式上最為自由的創作形式,「詩集」的書體形式向來有著極大的創意發想空間。

由詩人夏夏發起的《沉舟記》創作計劃,是一本詩集,也是字典,更是台灣詩壇近代最大規模的集體創作行動。158位各界創作者,以詩作記錄917件即將(已經)消逝的物事、情感。本文採訪《沉舟記》出版團隊,想知道一本由多人共同創作,概念複雜的詩集,在編輯與設計現場會碰上什麼難題?



受訪口述=
《沉舟記》計劃發起人 夏夏
南方家園出版社發行人 劉子華
裝幀設計師 朱疋
南方家園出版社編輯 蕭詒徽
採訪整理=OKAPI閱讀生活誌.採訪、書籍攝影=李盈霞

《沉舟記》從封面設計開始建構出一個需要層層挖掘才能理解其深意的水下世界。(點圖看完整好設計概念)


請先簡單介紹一下《沉舟記》創作計劃。


夏夏:這個計劃從2016年夏天開始,初衷是「用詩去做時代的切片紀錄」,透過詩記錄下現在看起來稀鬆平常的事,對未來的人來說可能很有意義。開始談到出版《沉舟記》詩集時,整個計劃其實已經拉了出很多支線,包括實體跟線上的展覽等,出書等於是以紙本作為企劃的呈現跟整合。

因為《沉舟記》是一本要做給未來的書,我一開始就想做成詩集字典,雖然對讀者來說可能是一本詩集,但其實我一直都把它當成一本字典在做。最後《沉舟記》的成品,跟我當初想像的差距不大。

《沉舟記》計劃發起人夏夏

 

設計師如何以畫面去呈現《沉舟記》的概念?
編輯和作者可以提供哪些協助?

 


劉子華:
最開始其實是從計劃的LOGO開始跟設計師朱疋溝通。因為這個企劃面向太多,需要在邀稿或是投稿平台上有一個主視覺讓大家留下印象。當時朱疋做了三款,討論修訂後決定了現在這個版本。

朱疋:為了方便使用在不同場合,LOGO的發想以簡單線條為主,畫面概念是將「文字」跟「乘載」的意象結合。將「舟」字結合水紋,像是一個小船浮在水面上,上面的點本來比較像葉子形狀,但編輯覺得太重複舟的意象,所以改成比較不明確的樣子。水紋的地方則是表現「沉」字。

《沉舟記》裝幀設計朱疋

南方家園出版社發行人劉子華

 

 

以水產研究專家提供的資料,設計師朱疋將瀕臨絕種的沿海魚類化為圖像穿梭頁面間。

夏夏:書裡面的圖像素材則是「台灣沿海瀕臨絕種的魚類」呼應「沉舟」的方舟,一開始在跟設計溝通的時候,就提出這個要求,為了緊扣環境議題,特別請水產研究專家黃梓倫幫忙挑選瀕臨絕種的魚類,因為想要確實記錄這些魚種,也希望圖像不要太過抽象,編輯把魚的名單整理好後,提供設計師參考的網站與圖像去做處理。

朱疋:我一開始試著畫了一些,但發現自己做不出那種具有時代感、圖鑑、工筆畫的風格,後來是找出這種風格的圖象再去做處理。一開始編排圖片時,本想放在比較空的頁面,但覺得跟內容有點無法融合,後來把圖安排在章節頁,讓魚從書中竄出來,就好像你在看海底的圖片,透過一層水去看的樣子。

出版社在書籍設計需求和
製作成本上有什麼考量嗎?

 

劉子華:因為我們的選題相對小眾,南方家園一向很願意在裝幀設計下本錢和花工夫,希望透過設計讓人一眼就看到、拿起來閱讀,讓大家對我們的品牌有印象。但基本上還是希望能在預算內去把製材或工法做到最好,最無法精簡的應該是溝通成本。

在跟設計溝通預算時,我們會希望讓設計先以喜歡的方式挑選材料,發現超出預算,再來跟設計師討論替代材料,像是這本書其實已經比原始設計少包了一層的紙張,也換過一次用紙。

設計師和出版社各自就需求以及成本考量,討論後選出雙方都能接受的素材,以完整呈現設計意念。

 

原本希望用三層紙張展現的畫面,後來採用印刷的方式達成。

朱疋:這次我們討論過幾種開本尺寸,但一開始就不想做太大。紙張用的不是真正的字典紙,一方面因為書裡蠻多黑色面積較大的圖,紙張不能太薄透,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符合成本。

我原本設計了一個魚鱗意象版本的封面,編輯部也通過了提案,但因為覺得自己好像一直在做重覆的東西,主動提出要改封面的要求。新封面的考量則是要怎麼樣以最曖昧的方式,讓大家感受到詩的內容。裝幀上希望比較立體,讓讀者一開始無法看得太透徹,要自己逐步拆解開來才能知道最底下是什麼,透過翻開一層一層的包裝,逐步看到更多東西,就成了這個比較複雜的版本。封面第二層的那個洞緣漸層,原設計一共要用兩三層紙張去推疊,在成本考量下改用印刷的方式去表現。

不能否認「詩」是所有文體裡在排版上最自由的。舉例來說,工具書、小說、散文等類型的書因為內容的關係,不太可能做這樣彈性的設計,反之因為詩本身就是很自由的文體,詩集的彈性相對較大,這是我特別喜歡做詩集的原因。

像這樣的集體創作計劃,在編排階段會遇到哪些困難?
在編輯端和設計端如何因應?

 

夏夏:因為參與的人數太多,我一開始就設計了一個表格,把每一首詩包括部首跟筆畫的分類都整理好,每個作者寄作品給我的當下,我都很慎重地複製貼上,再三確認有沒有貼錯跟標註細節,甚至作者有特別的要求,我也會很直白的寫下來,深怕漏掉,因為要是前端沒有做好,會造成後面編排時很大的災難。但即使如此,交給編輯蕭詒徽之後還是有很多地方得做調整。

蕭詒徽:我接手這本書後,首先要處理的就是一份充滿標籤的PDF檔,我查了所有我知道的字典部首編列方式,發現跟稿件的部首編排方式不一樣,比如「水」字會歸在4劃,但當邊旁「氵」時又可能歸在3劃,所以進行了很大的調整。


南方家園出版社編輯蕭詒徽

朱疋:這次的調整都不是格式的問題,沒辦法透過軟體設定一次修改,是全手工的調整。調動幅度之大讓我差點不想做了,花的時間簡直和重新排差不了多少,沒想到後來還又調了好多次,因為有很多細部設計,牽一髮動全身,每次校對都會發現有地方亂掉。

劉子華:這本書的確比一般書要留意的地方更多。有些詩作在收錄前已在報紙上刊登過,用字直接依照報社的習慣做了更動,有時候詩人會表示想保留原本的用字,但有時候可 能是真的寫錯字,像這些細節也都要再三確認。這本書歷經三任編輯,最後由蕭詒徽接手,他是很仔細的人,這是他編輯生涯第一本書,壓力超大。他不只貼很多 (標籤),還有小張、有大張,寫上各種不同註記。

蕭詒徽:用詞的統一,譬如「畫」和「劃」,很痛苦。還有很多改了之後又改回原本的情況。在編輯端還有一些隱性的規則,比如以同一個字為題的詩作,在同一頁時不用重覆 出現詩題,但跨了頁詩題就要再出現一次。另一個規則是,部首第一次出現時,頁眉會列出這個部首所有的字,還要照出現順序排列,所以不管是中間要插入一首詩,或是有任何異動,整體的編排就會受到影響。



彷彿永無止境的校對工作。

其中一份貼滿待改標籤的數位樣。

 

其中一份調整過的部首對照表

 

《沉舟記》在編排上和一般的詩集
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配合字典的規格,從徵文開始就提出了創作限制,讓企劃意念得以從創作端貫穿至設計執行端。

劉子華:為了配合字典特殊的版面侷限,我們徵文時就制定每首詩五行、每行最多23個字的規定。

夏夏:這些規範是根據真的字典制定。雖然給了規範會很像命題作文,但詩人阿布說,除了字數限制之外,沒有其他的限制,反而是很自由的。後來也收到蠻多預期之外的作品,當然破格的詩作我們還是刊登。原本也試過比較像詩集的版型,最後為了強調字典的感覺,本來甚至希望一頁可以排到三首詩,會更像字典,但顧慮到詩讀起來的呼吸感,才調整現在這樣的版面。

另外,書裡刻意沒有收錄作者介紹,也不以作者分類,只用詩題的部首筆畫來排順序。一方面因為一百多位作者介紹,篇幅會很大、也容易失焦,再者對未來的人來說,我們這些創作者,其實是一體的、代表這個時代的聲音,於是我們全體都臣服在字典這個規則之下。

《沉舟記》出版團隊,左起南方家園企劃張羽甄、發行人劉子華、設計師朱疋,計劃發起人夏夏、編輯蕭詒徽。(地點/南方家園出版社)



看更多
2017OKAPI年度書籍好設計完整名單×好設計解密特別企劃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設計入魂!10位台日創作者、設計師特別對談一次蒐集

    設計初始的靈感觸發、設計人生的風格哲思、面對困境的轉念突破、設計產業的觀察與展望,原研哉×聶永真、平野甲賀×葉忠宜、中西直子×紅林、飯田佳樹×設計浪人、方序中×神山久輝,10位台日創作者、設計師特別對談一次蒐集。

    4894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設計入魂!10位台日創作者、設計師特別對談一次蒐集

設計初始的靈感觸發、設計人生的風格哲思、面對困境的轉念突破、設計產業的觀察與展望,原研哉×聶永真、平野甲賀×葉忠宜、中西直子×紅林、飯田佳樹×設計浪人、方序中×神山久輝,10位台日創作者、設計師特別對談一次蒐集。

48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