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不知道!
【壹見鍾情、再見傷心】吉爾邱:虛實.出入.羅曼史標籤
作者:吉爾邱 / 2014-10-21 瀏覽次數(3631)
的確是那一瞬間,你貪戀起這些電影、那些導演、還有演員。然後的然後,就只剩下窮追猛打,誓言絕不放手。
是也還不到「恨」這個字眼,只是有時一失足,便對某個曾經愛過的人事物,突然就不再愛了。然後,再也不追了……電影亦然。
﹝觀影人│02﹞吉爾邱
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著有散文集《不流淚配方》。
後來,在師資培育的課程中,我讀到這樣一個理論: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比馬龍效應指的是,如果老師認定某個學生是資優者,即使這個學生並非真正資優,但是經過這樣的暗示作為提醒,最終也會自然地成為資優學生。將這個教學理論上的效應譯作「比馬龍」,實在很有意思:將學生比作千里馬、比作在天的飛龍,他就能跑得更快、飛得更接近天際。
雖然聽起來有些先入為主,也像是「貼標籤」,但是難以否認,比馬龍效應確實也曾經在我青春時期的電影興趣上奏效。
中學男校裡,總會有幾個男孩不那麼陽剛。在我們班上,我就是其中之一。那時,跨性別文化尚未在校園裡形成意象,對於我──這個與男孩們格格不入,脫節於主流慾望的偽男孩,同學給我取了綽號作「瓊瑤小公主」。然而,實在想不起來,當時的我何以如此服從——或許心裡樂於當個小公主,不管賜名是什麼,都別辜負這個標籤吧——我便開始蒐集與觀賞起瓊瑤電影。
瓊瑤電影,就是影評人塗翔文所謂「將姓名變成一種類型」的,那些以瓊瑤小說改編的文藝愛情片。
帕梅拉.瑞吉斯(Pamela Regis)的《羅曼史博物誌》(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Romance Novel)指出,所謂羅曼史一定有八個要素是必備的:社會情境、相遇、障礙、吸引力、宣告、儀式性的死亡、重新認識、締結婚約。而瓊瑤電影裡的這些羅曼史要素,正是最讓我心肝迂折的。
在那個「同志仍須努力」的年代,我想,我正是為苦苦青春在祈禱,祈禱能夠相遇一個良人,在克服了家庭的、社會的重重阻礙之後,互許終身。
▪
《羅曼史博物誌》也曾說道:「(女性)讀者往往會把自己投射在羅曼史中的女主角身上。」我也曾經以為,那就是我所仰望的愛情與生命之最佳代言。然而,人很善變,夢幻很易碎。愛恨的對象,偶爾不小心會重疊,儘管上面貼了有曾經慕愛的標籤。
這個仰望的幻滅,在我獲得投票權之後沒多久。
總統選舉期間,當年那個被瓊瑤電影捧得最紅、現今定居海外的電影女星在電視新聞上被大幅報導:「特地回國投票」,加上一連串違失——又是亮票、又是在投票所舉出暗示候選人號碼的手勢,還一次又一次伶牙俐齒為自己脫罪,真讓曾是瓊瑤電影迷的我心生厭惡。
本來,作為獨立的選民,各有各支持的候選人是相當正常的;但是,這個曾是代我詮言愛情生命的女主角終年遙居海外,只在總統選舉時「特地回國投票」,不負責任地選給一個未必願意誠心治理國家的候選人。然後就在投下選票之後,戴上墨鏡、對鏡頭揮了揮手,又「回到」他的世界去。
這種會專程「下凡」干預、決定我(以及更多腳踏實地在現實生活中討活的人)現實生活的理想樣態者,不會是女神,反而更像是魔鬼。
走出夢幻的純愛仰望——現實的生活裡,瓊瑤電影的女主角並不像美夢般的電影給這個角色貼上的標籤那樣良善、那樣(彷彿)可以造出一個完滿美好的 happy ending。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