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作家精選集

【週四|小心!有陷阱】冀劍制:核能的文明秀

  • 字級


冀劍制專欄
 
1945年7月16日,人類文明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試爆成功,支撐炸彈的鋼架瞬間蒸發。同年八月,第二、第三顆陸續投向日本廣島、長崎,奪走十多萬條人命,威力之強,舉世震驚。

當今美麗的觀光景點,美國的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便是人類發展出這個科技顛峰之作的城市。當地建了一個小小的博物館,展示許多當年原子彈爆炸的史蹟,美其名是為了要記取教訓,但似乎帶有炫耀文明的驕傲。商店街到處販賣印有原子彈爆炸圖案的T恤(如圖)。

冀劍制8-1
(圖/冀劍制提供)

核能,是好是壞?
核能不僅僅可以用來製造武器,也可以作為最廉價的電力來源。1954年蘇聯興建人類史上第一座核能發電廠,目前世界各地已陸陸續續完成四百多座。然而,1979年美國三哩島的核能事故卻提醒人們,在廉價發電的背後具有一個可怕的危險。接著,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發生更嚴重的災難,該電廠周圍數十公里內封鎖至今

二十多年的平靜讓人以為核能發電終於進入了成熟期,哪知,日本一場九級地震又讓核安陷入夢靨。

2011年3月20日,台灣又一場反核遊行。在課堂上,我問同學:「有沒有人反核?」出乎意料之外的,只有兩、三人舉手,於是我又問:「支持核電廠的請舉手。」沒人!這是怎麼一回事?同學們回答:「根本就搞不清楚該支持還是該反對?」

的確如此,反核的不斷宣揚核能的壞處與危險,而支持者不斷宣揚核能的好處與安全,兩種資訊混雜在一起讓人無所適從。那麼,讓我們從哲學思考的角度來分析這些說法。

台灣核電廠設計不同,不用擔心?
首先,核能安全嗎?在這個問題上,政府核電專家說:「台灣核電廠的設計和蘇聯車諾比、美國三浬島以及日本福島電廠都不一樣,所以不用擔心。」

這個說法其實很有問題,怎麼說呢?這句話從某個角度來看其實是正確的,但這個角度的更精確說法應該是這樣:「台灣核電廠的設計和它們不完全相同(總有一些地方是一樣的吧),所以,請不用擔心會有完全一樣的問題。」用這照妖鏡一看,就清楚問題出在哪裡了。實際上,我們要擔心的並不是「會不會有完全一樣的問題」,而是「會不會有問題」,管你一樣不一樣。

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我們把這個推理的論證與所需要的隱藏前提找出來:

前提:台灣核電廠的設計和那些發生重大災變的都不一樣。
結論:台灣不會有核能事故(不用擔心)。


這個推理所需的隱藏前提如下:

隱藏前提1:設計不同就不會有相同的事故。
隱藏前提2:沒有相同的事故就不會有事故。


在此處,第一個隱藏前提或許可以接受(但實際上還有待商榷),而第二個隱藏前提顯然是一個以偏概全的謬誤。即使不會有相同的事故,卻可能會有不同的事故。當然,我們可以幫忙增加隱藏前提來避開這個謬誤:

隱藏前提3:「它們之所以有事故是因為設計不當,只要設計沒問題就不會有事故,而台灣的設計沒問題。」

這個隱藏前提卻可能有輕率因果連結的謬誤,輕率的把事故歸因於設計有問題。然而,主要問題可能不在設計,而在於某些人為因素,或者是地震實在太大了。當然,這也可以算是設計的問題,誰叫他們最初設計的時候不把人為因素和九級地震考慮進去呢?這樣的解讀就等於把「有可能發生事故」和「設計有問題」互相定義,如此一來,使用這種循環定義的推理便犯了循環支持的謬誤。用「設計有問題」來說明「事故的發生」,又用「事故可能發生」來支持「設計有問題」的說法。這樣的推理是沒有意義的。

根本上來說,這個說法會被質疑的地方在:如果連科技大國的設計都會發生難以預料的問題,台灣科技專家怎敢肯定台灣的「設計」一定都不會有問題呢?這似乎是「只要問題尚未出現,就當作不會有問題的訴諸無知謬誤的推理」。

即使一般民眾無法仔細分析政府的說詞,但邏輯直覺仍舊會製造一個怪怪的感覺,這讓多數台灣人民對他們感到難以信任。自問,我們的科技比人家高嗎?我們的工作人員比別人更不會有人為疏失嗎?我們的政府控管比別人更精實嗎?如果有一天,台灣發生比車諾比更糟糕的事故,我相信,大多數的國民並不會感到太驚訝,從對政府官員的不信任感來說,這結局似乎還蠻合理的。

貿然廢核電廠會導致有人因失業而自殺?
2011年3月25日,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謝得志副主委表示:「如果貿然對核一至核三廠停機,也會造成許多人失業,可能會有人燒炭自殺,也是一條命啊!

這段話裡面所能夠傳達的是:「貿然做一件事情會有壞處。」然而,做任何一件事幾乎都會有壞處,這說詞就已經空洞的有點廢話了,再加上「貿然」兩個字就更是廢話了。因為,「貿然xxx」都一定是不好的,這兩個字本身就已經帶有不好的含意了。說這樣的廢話有什麼意義呢?把一個廢話當作有意義的話在說,就犯了廢話謬誤

當然,造成人命喪失的不好程度很高,這算是其話裡比較有意義的成分,但是,導致人命喪失和廢核能是不太相干的,這樣的推理犯了不相干的謬誤。因為,廢核能當然要有配套措施,難道真有人主張「貿然廢核電廠」嗎?如果真的導致失業,較相干的是沒有做好配套措施,而不是廢核能本身。再說,廢了核電廠需要更多的其他電廠來取代,需要更多人力,這些人怎麼可能會失業到要燒炭自殺?難道他們已經輻射污染上癮到無法自拔了?另外,失業和自殺也一樣是較不相干的推理,每年多少人失業,又多少人完全是因失業而自殺呢?

政府相關人員的談話讓人覺得其並不客觀,好像一心一意想要說服民眾接受核能,但卻對核能可能帶來的潛在危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也難怪人們並不信賴政府的言論了。

一個很簡單、很合理、正確率很高的推理:既然核能事故有可能發生在科技能力最高的蘇聯、美國以及日本,那麼,自然就有可能發生在台灣。但是,發生的機率或許並不高,因為,若不是有個百年難得一見的九級大地震,全球也二十多年沒有重大核能事故了。然而,如同反核人士所言:「即使機率不高,但小小的台灣禁不起一次重大的核能事故,因此,無論如何,台灣不適合發展核能。」這算是一個不錯的反核理由,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反核了呢?這值得我們好好評估。

廢除核電廠只需多花一些電費?
多數反核的人也認同,如果不使用核電廠,電費會增加,而他們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但請別接受得太快,這裡還有待商榷。

這樣的說法好像是說:只要我們每個月多交一些電費就可以有無核家園了。這樣的想法其實源於一種訴諸無知的謬誤所造成的假象,看不到的後果就當作沒有什麼不良後果。讓我們發揮想像力,用理智去看清一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再做評估。

首先,在我們電費上漲的同時,所有商店的電費也都上漲了,這樣的上漲應該會導致物價升高。另外,工廠的電費也上漲了,這導致商品製作的成本也跟著提高。所以,對我們的影響不是只有增加電費而已,連帶物價也跟著上漲。

還不僅如此,當大陸與其他國家繼續使用核電,在當地設廠生產的成本較低,這會導致在台灣投資的意願降低,工廠遷至大陸等其他地區的意願提高,這麼一來,台灣失業率也會增加。也就是說,一旦廢核能,經濟狀況一定會受到影響,影響程度就看配套措施能彌補到什麼樣的程度了。主張廢核能的人應該在這方面說清楚,台灣經濟該怎麼辦?台灣或許沒有本錢賭上核能事故,但台灣是否有本錢賭上廢除核電廠呢?

經濟一定要成長嗎?
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獻給地球的經濟學
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獻給地球的經濟學
然而,這裡面又有另一個迷思,發展經濟真的這麼重要嗎?英國政府的首席永續發展顧問提姆.傑克森(Tim Jackson)在其著作《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中主張,追求經濟成長已經變成一個魔咒,這種不經深思的追求甚至已經對整個人類造成很大的危害。

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的洪裕宏教授在演講中談到,在其就學的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所在的城市裡,某市長候選人的競選政見竟然是「絕不讓經濟成長大於零!」也就是說,可以接受經濟負成長,但不接受任何經濟發展。世界上某些地區文化已經從這個魔咒中甦醒過來,發現經濟不成長的好處,也發現經濟成長的壞處。

記得小時候,家門口有一大片草地,草地的盡頭有小河,童年就在那個小河游泳、玩水和捉魚。沿著河有台糖鐵路,穿過兩側寬廣的稻田,運送香甜的甘蔗製成一包包的蔗糖。

當我在人生旅途遇到挫折時,我總會努力回憶這些畫面以及火車行進的聲音,這具有很強的療傷功效。然而,草地已經蓋滿大樓,鐵路已經撤除,小河變成了喧囂的馬路。童年畫面已經永遠殘存於模糊的大腦。經濟發展讓我們的物質生活更富裕,但心靈卻似乎更加貧窮。

追求經濟發展而繼續使用核能,還是忍受經濟損失建立非核家園?其實這也沒什麼對與錯的,這是屬於個人喜好的選擇。政府(無論哪一個黨派)應該讓人民做選擇,而不是強迫人民接受他們的選擇。然而,當你的選擇和政府不同時,在尊重其他不同選擇人們的同時,你應該大聲說出自己的期許,因為,這是你身為一個公民的權力。



這樣想沒錯但也不對的40件事:哲學家告訴你關於戀愛、校園、人生、心理、社會的大哉問
這樣想沒錯但也不對的40件事

冀劍制

華梵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文化評論與寫作學程召集人、邏輯與思維研究室主持人,兼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客座副研究員。 學術專長:心靈哲學、形上學、認知科學、知識論、邏輯學及中西比較哲學。喜愛旅行、騎單車、手拉坏、拍電影、夾娃娃、打球、看書、漫畫、卡通、聊哲學等等。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311十週年了,災害造成的影響都過去了嗎?

    大地震導致的海嘯、核電廠輻射外洩,311帶來的災難至今仍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在災難之後如何重建、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的討論與行動在這10年間未曾停歇,透過閱讀我們看見事發經過,也開啟更多反思。

    1743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311十週年了,災害造成的影響都過去了嗎?

大地震導致的海嘯、核電廠輻射外洩,311帶來的災難至今仍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在災難之後如何重建、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的討論與行動在這10年間未曾停歇,透過閱讀我們看見事發經過,也開啟更多反思。

174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