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不知道!
【博客來選書|4月】《戰爭遊戲》|臥斧:用歪斜的成長談深沉的議題
作者:臥斧 / 2013-04-16 瀏覽次數(17643)
2013年4月選書///
《戰爭遊戲》
作者|歐森.史考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
譯者|尤傳莉
出版社|天下雜誌
〔博客來推薦理由〕
即使回到現實裡來想,一個6歲小孩,是否會成為大人精心栽培的殺人機器?
〔專業推薦人觀點〕
用歪斜的成長談深沉的議題
文/ 臥斧(作家)
許多小說都會接觸到「成長」這個主題。
所謂「成長」指的並非身體上的,而是心智上的。角色們在故事當中面對各種挑戰,隨著情節發展,慢慢從學習或反省當中得到體悟,待故事告一段落之後,這些角色們的外表樣貌或許沒有明顯的改變,但內在及觀看世界的眼光已然變得不同,或許更睿智,或許更通透。
不過《戰爭遊戲》當中的成長主題,卻不大尋常。
《戰爭遊戲》的主角安德(Ender)是個心地善良的天才兒童,生長在地球遭受外星蟲族威脅的未來。軍方在觀察之後將他吸收訓練,認為他將是結束戰爭的關鍵人才。安德接受了軍方安排的菁英養成教育,突破每個軍方安排的難關,但在按著計劃漸漸變成政府當局所希望的領袖人物後,安德也發現自己長成自己最不想成為的模樣。
也就是說,《戰爭遊戲》包裹的成長主題,其實有種歪斜的樣貌。
之所以如此安排,在於作者歐森.史考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藉著安德受訓之後、按照官方規劃成長的經過,映照出幾個埋藏在《戰爭遊戲》裡的議題,包括故事裡看似民主、其實極權的軍政府體系,基因培植下一代及菁英養成教育的迷思……等等,這幾件事與安德的培育計劃息息相關,安德的偏斜,正是這幾件事的偏斜。而最終遊戲的真相,以及地球上各大強權的後續動作,則反應出欺瞞、算計、名為「自保」實為「侵略」等等戰爭本質。
閱讀《戰爭遊戲》時,會有一種奇妙的體驗。
我們好奇安德要用什麼方法解決難題,好奇他如果真的完成了訓練將會如何;我們希望他平安地成長,但又不希望他照著這條軌道成長──我們一方面希望安德能夠一次又一次在被設計好的遊戲當中獲勝,但因每贏一次,他扭曲的成長藍圖就會更完整一些,所以另一方面,我們又希望像安德這樣的天才,能夠反抗已經被規劃好的成長之路。
這種擺盪不定的體驗,正是《戰爭遊戲》意在言外的設計。
看著安德見招拆招地前進,感覺十分過癮,這是故事用來滿足大多數讀者感官刺激的第一層安排;上述種種用以對照這種偏斜成長的因素,以及作者提及的網路論壇力量(《戰爭故事》原書寫於八零年代,當時個人電腦才剛開始普及,作者卡德的想像力十分超越時代),則是在爽快劇情之外的第二層思考線索。而等在終點的荒謬情境,以及安德在一切塵埃落定後所尋找的自我救贖,則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功課:關於我們對另一個個體的了解或誤會、共存或爭鬥。
關於教育、政治、戰爭與成長;《戰爭遊戲》是個精采好看的故事。
而且,它不只是個精采好看的故事。
★四月博客來選書完整清單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