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不是因為經典才好看,而是因為好看才經典。

  • 字級

文/達利

《梅崗城故事》是一本經典小說,也被翻拍成經典電影;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能夠找到的簡單介紹,絕大部份都說「這是一個關於南方小鎮中的白人律師為黑人辯護的故事」。超越種族的正義當然動人,但是我們會不會無法感同身受?《梅崗城故事》的敘述背景在一九三○年代的美國南方小鎮,身處於廿一世紀東南亞國家的我們會不會無法共鳴?在閱讀之前要如此自問,當然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只因「這是一本經典,所以應該被閱讀」──畢竟,像「閱讀」這麼愉悅的事,我們首要關心的,應該是「這本書好不好看」,才決定「我們要不要讀」。在某種不確定的狀態下,我們開始閱讀《梅崗城故事》。

《梅崗城故事》的背景在三○年代的美國南方小鎮,由主述者思葛以一個小女孩的角度,描述在她六歲至九歲當中的幾年間所發生的故事。除了與哥哥杰姆及友伴荻兒之間的遊戲之外,還有同鄰人的相處、學校裡發生的衝突、小鎮當中埋伏著的種族隔閡及隱而未顯的衝突,以及最重要的,孩子們與父親之間的互動。看似平常的成長故事,在思葛當律師的父親亞惕接下了一宗替黑人辯護的案子開始,有了巨大的轉變,思葛及哥哥成了白人們惡意攻訐的對象,本來風平浪靜的小鎮,也開始有了掩不住的暗滔。

梅崗城這個美國小鎮,想像起來雖然同我們相距遙遠,但事實上卻是所有人類社會的縮影:有把教規當成萬事基準的基本教義人士、有足不出戶後被誇大渲染成傳說的隱士、有關於族群與階級產生的對立,也有裝模作樣的上流階級。思葛一邊長大,一邊面臨各式各樣不同的衝擊,開始發現也許所有事情都有表裡兩面、所謂的標準不一定全然正確。這些經驗積累到了法庭部份時達到高點:當事實與大家自以為的「社會標準」相互衝突的時候,善良的人,可能也會做出令人扼腕的判決。於是我們發現,終身只寫這本書的 Harper Lee,在《梅崗城故事》裡告訴我們:社會標準並不是真理,但它的改變無法一夕成就;成長最重要的課題,就在於學習明瞭什麼時候可以將自己安置在這些標準裡不做反抗,但什麼時候應該為自己的信念挺身而戰。《梅崗城故事》好讀、耐讀,可以用許多角度一讀再讀。而且,在讀過之後,我們會發現:這本書不是因為經典,所以我們覺得好看。而是因為它實在好看,所以終於成為經典。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惡意是怎麼成形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無差別殺人事件發生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透過文學、戲劇作品和當事人、當事人家屬的自白,我們是否有機會離真相更近一些?

57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