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跟煙火一樣,都是一瞬間的事。」楊雅喆說。
2008年是國片奇蹟的一年,看《海角七號》變成全民運動,台灣電影宣告復興,那一年,楊雅喆帶來首部長片《囧男孩》,以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有笑有淚,用與眾不同的敘事方式,預告成人世界的成長與幻滅,不完全快樂的基調,也許更能提煉出深刻。而今年八月即將上映的新作《女朋友。男朋友》,時間軸從八〇年代開始,橫跨30年,透過張孝全、桂綸鎂、鳳小岳飾演的三個角色,探討生命裡遭逢的多重習題。楊雅喆身兼《女朋友。男朋友》導演與編劇,也跟文字工作者萬金油合作,完成電影小說。
電影拍攝的過程有些不同,「演員們有台詞有動作,也知道結局是什麼,中間的互動可以不照腳本演,但要怎麼演?只能跟我談,不能跟對手演員談。」楊雅喆說,嘗試的過程中,會改變一些東西,帶出一些演員自己的東西,產生化學效應,帶出魔術般的時刻,撞擊的力道再真實不過。
故事的起源,有很多條支線,父親是算命師的楊雅喆笑說,自己從小就看過很多曠男怨女,可能會看到某個人為了相同的原因,不斷登門詢問,或者是已經換了新對象,卻還卡在相同的問題,也許苦於得不到,也許得到才是痛苦的開始,很早他就得出老成的結論——「生命是很無常的」。
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的最末,周慕雲為秘密找到一個樹洞,吐露那些不可告人的話,接著埋藏起來。「我就像樹洞,總是被告知別人生命裡的秘密,」楊雅喆說,加上他很不會安慰別人,只能傾聽,一方面心疼朋友,一方面想做點什麼卻又使不上力,於是他想,那就幫他們寫個故事,把秘密的切片偷偷放進劇本。「看戲就是這樣,看到別人比我們不幸,就把我們生命裡的不堪都帶走了。」從電影中看見自己的影子,跟著那些角色哭過笑過,也許能夠暫時鬆一口氣。
「你可能愛一個人愛得很辛苦,可能面臨人生的谷底,事情要拉長來看,才知道真正的痛苦跟快樂在哪裡。」楊雅喆說,這也是電影時間跨越30年的原因,即使陷落生命最不堪的時刻,但那個痛苦的決定,才可能帶來十幾年後的一點點甘味,「我們不是拳王,不是什麼巨星,不能得到什麼了不起的勝利,我們都是凡人,我比較相信凡人的小幸福。這部電影,就是幫我那些女朋友男朋友們說的故事。」
也許有人會質疑,愛情跟社會運動之間的關聯,對楊雅喆來說,愛情的意識跟社會脈動息息相關,他回憶八、九〇年代,為了爭取自由,集體意識是高漲的,那可能也是電影主角最光鮮美好的年代,「因為在乎,才會有那麼多抗爭,現在不在乎,所以沒有抗爭。」意識到愛情,意識到慾望,所以努力去爭取,「現在的自由,是八、九〇年代留下來的禮物。」
愛情友情之外,親情也是《女朋友。男朋友》的重要元素,「有的人把家視為生命最終的需求跟歸宿。」楊雅喆提到多元家庭的可能,例如說收養,或是多人一起撫養孩子的拉子媽媽,或是男同志爸爸照顧伴侶前段婚姻裡的孩子,他想理解家庭的各種組成,「我一直在猜想,到底是為什麼,會讓一個人無條件去愛別人的小孩?可能像是麥可.康寧漢的《末世之家》,沒有一個人是有血緣關係的,但他們彼此相愛,那就是家。」
煙火落盡之後,都歸於平凡,「孩子可能覺得爸媽天生是古板的,但爸媽可能也談過轟轟烈烈的戀愛,分手過好幾個情人、做出艱難的決定,十幾年過後,才有現在的幸福樣貌。」楊雅喆說,「比起華麗的片段,我其實更喜歡平淡無奇的場景。」
《女朋友。男朋友》預告
〔最喜歡的台灣導演〕
楊雅喆:蔡明亮。那是我到不了的境界,細膩的程度,對人事的透徹,都是我比不上的。
〔最喜歡的國外導演〕
楊雅喆:本來是枝裕和是第一名,但後來被《烈火焚身》的導演丹尼.維勒納夫(Denis Villeneuve)追過去。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