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伍綺詩的《無聲告白》,不免將書中的人物,和她的華裔身分做連結。是什麼際遇讓她寫下了這樣的故事?關於跨種族婚姻、家庭束縛和女孩死亡的故事。起因來自她丈夫童年的一則軼事:一個同學將他的妹妹推入湖裡。然而現實中的女孩被救了,伍綺詩筆下的女孩卻死了,死亡帶來衝擊,她想寫一個關於失去的故事,一個家庭的自省,或許也是我們自省的故事。
背景設定在美國七零年代,中國籍男子和白人女子結婚,當時社會不允許跨種族婚姻,他們的孩子毫無意外備受歧視和人際關係的考驗。然而最終壓垮這個家庭的,卻不是來自外在的欺凌,而是從原生家庭一直綿延到莉蒂亞這一代的無形壓迫。伍綺詩用了一個無法讓人放鬆的方式開場:「莉蒂亞死了。」而她的死,像在湖心投了一顆石頭,漣漪慢慢擴大,故事也隨之沉重,讓人窒息。讀的同時,甚至會如同父親詹姆斯不斷地自問:「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錯得這麼離譜。」一定哪個環節錯了,也許只要哪裡做對了就能彌補。
書中不刻意強調異族通婚或社會歧視,即便字裡行間隱約暗示當時社會的不友善,但歧視只是一把開啟壓力來源的鑰匙。父親詹姆斯來自一個沒有合法身分的華裔家庭,後來雖取得博士學位和教職,但無法進入理想的哈佛大學任教,他將結果歸咎於孤立的人際關係,他希望莉蒂亞能有不同於他的八面玲瓏;母親瑪芮琳是單親家庭出身,她看著母親如何辛苦把她養大,下定決心不要和她母親走一樣的路,然而婚禮前母親的一句:「妳會後悔的。」如同咒語,一語成讖,最終瑪芮琳是後悔了,且將悔意連同自己的期望,一起加諸在莉蒂亞身上。
我們對事情錯誤的判斷,往往來自內心的恐懼。恐懼失去、不被喜歡、失敗、無法融入,恐懼變成壓力,將故事中每個角色緊緊牽在一起,沒有誰真正殺了莉蒂亞(包括她自己),是那個無法接納喜歡,急於證明「我沒有不一樣」的自己,促成了這樁死亡悲劇,故事裡的角色都在這樣的恐懼中死過一次,如詹姆斯的外遇、瑪芮琳的出走……,許多想對家人說,卻沒說出口的話(不論好或惡),壓抑最終讓這個家庭如莉蒂亞一同沉入水底。
我們絕對能在書裡,找到和現實中相似的情節或對話,伍綺詩平靜溫柔的筆法,如利刃把人們不願面對的問題輕輕劃開,見血見肉讀來或許殘酷,但書中情節對比今時,許多問號不禁一一浮現:我們的社會有比七零年代的美國寬容嗎?能接納包容與我們不同的人嗎?當我不同於別人時,是急於證明「我沒有不同」或是相信自己?父母的期望與夢想,究竟是自己的還是孩子的?是下意識覺得必須貼近父母的期許抑或逃離?我們有沒有勇氣說出「不要」、說出「愛」?
問題不一定有答案,看似絕望的故事最終,還是有兩個火光帶來一些希望,他們在已經分崩離析的家庭,代表了不同的意義:我們還有一次把握當下的機會,即使多麼不易,但忠於自己的勇氣,才是克服恐懼、免於悲劇的良藥。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