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OKAPI×許皓宜|消費心理學

【辦公心理學】許皓宜:原來不用汗流浹背為人服務,反而能獲得真正的同事情誼──影集《犯罪心理》教我們的事

  • 字級



《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影集,貴為美國最長壽的戲劇之一,日前才播畢11季,新一季的內容又將在本月底首映。然而它的兩部衍生劇《犯罪心理:嫌犯動機》《犯罪心理:跨國救援》卻沒有受到如此高的評價(雖然本人覺得衍生劇也挺好看的),其實若從辦公室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不難發現,犯罪心理的原班人馬所組成的團隊具有一份其他衍生劇難以超越的魅力── 一種無可取代的向心力

11季的《犯罪心理》影集,少數人員來來去去,但不外乎是下列幾個角色所組成:外表穩重(連笑容都罕見)卻因工作而喪妻(或離婚)的領導者;外貌才智出眾、童年卻相當不堪的型男探員;絕頂聰明(智商破表)、卻負擔著罹患重度精神病老母的天才探員;純真白目(一開始很容易被帥哥所騙)、卻堪稱地表電腦最強的宅女探員;以及背負親姊姊自殺創傷的美少女探員……

犯罪心理 第10季 5DVD(Criminal Minds Season 10 (5Disc))

犯罪心理 第10季 5DVD

這些探員們各自帶著不願提起的傷,進入到連續殺人案的犯罪現場。從嫌犯遺留下來的線索中,分析觸發犯罪的心理(情感)成分,並將它們拼湊起來,在嫌犯再次犯案前阻止他。

觀劇後你會發現,原來每一段殘暴的故事背後,都指向一種無可奈何的人生。

當初不小心掃到這部劇時,我簡直是廢寢忘食的日夜狂追。《犯罪心理》最迷人的地方,不在於告訴我們生命有多無奈(失控的過往創傷導致殺人,真的好無奈),而是從那些看似無可彌補的事件中,理解不管生命曾經發生過什麼,無奈並不等於無望。

比方說,型男探員最不願想起的,是小時候曾遭受自己最敬愛的長輩性侵犯,然而某回辦案中,他卻分析出嫌犯可能是童年時,和他一同受到侵害的玩伴,於是他不得不將此事告訴他的同事們。看到這裡,許多觀眾都驚呆了!要為辦案說出這麼不堪的過往,犧牲真是太大了。不只如此,型男探員為了要追查當年曾遭受這位長輩性侵的同伴,甚至親自進到監獄去,面對那個侵害他的人,藉此問出嫌犯的可能名單。

說真的,如此揪(虐?)心的劇情,真令人擔憂探員們的心理能量是否扛得起這強大的重擔啊?(編劇真的好壞!)

當然,結果是他們一次次扛住了。你以為他們可能已經在崩潰邊緣,卻又看到他們堅強地再站起來。靠的是什麼?

同事。

他們在工作的地方塑造了一個安全的心理空間,接納彼此的不願提起,用一種尊重的步調,陪伴對方走過生命中難解的心理議題。這種情感上細水長流的連結,正是「犯罪心理」小組的工作空間裡,最迷人的地方。

可惜的是,迷人的事物往往不見得寫實。在現實的辦公環境裡,有時我們仍迷戀那些短時間內就急著要契合的關係,於是為了生存,我們不得不假裝自己好像和誰一夥(是嗎?真的有和他那麼要好嗎?),彷彿獨身一人,就沒法好好在職場中安身立命。於是我們去工作不只是工作,而得要疲於搞定職場裡的人際關係。

人間失格:獨家收錄太宰治【文學特輯】及【生前最後發表私小說<櫻桃>】

人間失格:獨家收錄太宰治【文學特輯】及【生前最後發表私小說<櫻桃>】

這種心情就像日本小說家太宰治《人間失格》中寫下的:「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儘管,對於人類,我滿懷怯懼,卻怎麼也無法對人類死心。於是,我依靠著『搞笑』這一根細繩,維持住與人類間的一絲聯繫。表面上強裝笑臉,內心卻是對人類拚死拚活地服務,汗流浹背的服務。」(太宰治的形容真是令人震撼的貼切。但這種感覺真的好累……)

其實我們一點都不想拚死拚活、汗流浹背的為人服務。或許我們都嚮往,像《犯罪心理》小組(劇中名稱為「行為分析組」)的工作關係一樣,有碰撞、有衝突,有親密、也有距離的自由。

然而這部長壽美劇也告訴我們,這種自由是有訣竅的。

當我們停止偽裝自己(說不想說的話、做不想做的事),那些屬性相似的人才會自然靠近;當我們只是展現不用勉強自己的模樣(說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即使可能惹惱別人,也會心甘情願負起責任。

活在「真實」中,還願意留在身邊的人,便是值得我們用心珍惜的關係。


為何上班這麼累?其實是你心累:心理學家的職場觀察

為何上班這麼累?其實是你心累:心理學家的職場觀察

許皓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知名諮商心理師。現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長期研究心理動力治療、婚姻與家庭治療,是媒體節目長期邀請的心理學專家。商業周刊「心理學會客室」專欄作家。曾出版《如果,愛能不寂寞》《人生不能沒有伴,找回各種關係裡的安心感》《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等書籍。最新作品為《為何上班這麼累?其實是你心累:心理學家的職場觀察》
主持環宇廣播電台《從心聊聊天》節目。
FB:許皓宜.心理學與生活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2019金鼎獎特殊貢獻獎得主一幸佳慧

    永遠以孩子為視角,替孩子把權利「從大人手中拿回來」──這幾乎已成了她的使命,即便臥病在床,依舊掛心還可以用什麼方法,讓「兒童權利」的概念持續宣傳下去。 長期關注多元文化、性別平等、土地正義的她,更以一本一本的繪本創作,談那些「大人覺得小孩子懂什麼」或「大人不知道該怎麼對小孩說」的議題。

    6919 2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2019金鼎獎特殊貢獻獎得主一幸佳慧

永遠以孩子為視角,替孩子把權利「從大人手中拿回來」──這幾乎已成了她的使命,即便臥病在床,依舊掛心還可以用什麼方法,讓「兒童權利」的概念持續宣傳下去。 長期關注多元文化、性別平等、土地正義的她,更以一本一本的繪本創作,談那些「大人覺得小孩子懂什麼」或「大人不知道該怎麼對小孩說」的議題。

69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