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幀設計/王志弘(攝影/李盈霞)
☑封面 □內頁 ☑裝訂 ☑材質 ☑印刷 ☑加工
好設計的理由:封面配置精準,字體的選擇別有用心,配合書籍內容呈現出真實CIA文件樣貌,從色調到鋼印加工都細心打造,裡封的真實便條紙更令人驚喜。
......................................................................................................
在英文版《朝聖者》的封面裡、封底裡,有安排一些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文件堆疊的情境畫面,因此封面設計決定以文件本身所能散發出的獨特美感,作為中文版《朝聖者》封面設計的基調。利用文件常見的樣貌,包含文字內容、區隔線條、裝釘孔洞、肖像照片、按捺指紋、塗銷痕跡、認證鋼印與迴紋針等,所有的視覺物件統一透過少量的影印殘留痕跡整合在同一個畫面中。同時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也盡可能優先採用真實的中央情報局內部文件影像存檔,來增加真實感。
設計元素盡可能採用中央情報局真實內部文件影像,以增加真實感(圖/王志弘提供)
為了表現出最普遍的文件樣貌,整體畫面以黑白色調為主,不過在「塗銷」這一部分,使用了另一種特別色來搭配,那黑中帶銀的色彩能夠區隔出兩種不同黑色的差異(Pantone 888、Pantone Black 7),它們說明了在文件在時間上的先後關係,也豐富了原本僅單一色的封面層次。
塗銷區塊使用特別色呈現,表達出時間的先後關係,並增加層次(圖/王志弘提供)
巨大指紋為英文版《朝聖者》封面上的主要視覺,用意雖簡單明瞭,但略顯過於直白與普遍,同時也少了一些細節。而在中文版《朝聖者》的設計上,雖因作爲身分的隱射而延續採用了指紋,不過它也僅是封面上眾多元素中的一部分,並且刻意縮小讓尺寸比例回到接近真實的狀態,來貼近與讀者間的尺度距離感。
與原版同樣採用指紋元素,但刻意將其縮至真實大小,更增添真實性(攝影/李盈霞)
字體使用上,一開始先考慮了Courier,因最初Courier字體是IBM公司在1950年代設計給印表機使用的字體,後來這個字型成為整個打字機製造業的標準。從該字體發展的歷史上來看頗為合適,不過也因字體本身並不容易使用得很好,也缺乏這次所需的細節,同時搭配中文更顯不協調,所以選擇了另一種打字機形式字體Typewriter,而沒採用Courier,也捨棄了由Adrian Frutiger所設計的Courier變體Courier New。
字體的選擇經過一番取捨(圖/王志弘提供)
在決定了打字機字體後,接著思考中文字體如何能夠搭配。在觀察眼前初步的畫面構成與收集的資料,腦中出現另一個過去辦公室常見的點陣印表機(又稱針式印表機),它依靠點的矩陣組合而可成為文字,或是更大的圖像,朝聖者三個字筆劃不算很多,所以應該可以朝著想像中的樣貌去嘗試,並且讓文字偏向窄長,以搭配同樣偏窄長的Typewriter字體。在基礎排列完成後再經由影像處理混合了點與點之間的空隙,達到文件被再次複製的效果。
中文字型的發想與調整過程(圖/王志弘提供)
書名用點陣字表現,進行微調後,更有文件被複製的效果(攝影/李盈霞)
封面上三個中央情報局的無色Logo鋼印打凹效果,讓這個素色封面產生了一些立體感的點綴,而落鋼印的位置也配合圖文蓋於照片邊緣,與平時的經驗相符,讓文件多份被認證的真實感受。
正封、書背、封底各有一個鋼印,除了增加立體感,也增添了真實的手感(攝影/李盈霞)
中央情報局的標誌以深藍色為主體,因而內封選擇類似色調的日本竹尾美術紙,搭配大面積的圖文燙金加工,處理成帶有檔案、公文夾風格的外殼。在英文版《朝聖者》封面裡的情境圖中,有個物件為上面有部分手寫筆跡內容的便利貼,而在中文版時將便利貼這個想法,用真實的便利貼製作出來並貼於內封之上。這個作為具有暗藏與提示之用的物件安排,是希望讓讀者在無意間翻開書衣時,突然發現封面上這部小說的「遺留之物」。(註:黃色便利貼為首刷贈品)
內封選擇與CIA標誌色調類似的日本竹尾美術紙,搭配圖文燙金,形成具公文夾風格的外殼(攝影/李盈霞)
將英文版中使用的物件實體化,將真實的便利貼貼在內封上,形成一暗藏的線索(攝影/李盈霞)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