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我心中的自我,步履蹣跚地來到這漫長的民族歷史盡頭,只為了窺視彼方迷失了的遠祖之地。
作者:呂佳龍 / 2015-03-25 瀏覽次數(3142)
許多人是透過搖滾樂團U2的唱片封面認識這張照片,關注藝術領域的讀者或者還知道這組作品,曾創下亞洲當代攝影的最高拍賣記錄。即便知悉這些,仍讓我陷入了疑惑,一幅照片,的確能喚起某一種平和、安靜的情緒,一整面相似的作品,若非貼近觀看每一個不同的拍攝地點外,會讓人誤認為是以技巧性曝光處理的複製照片的錯覺。這是一種藝術家的執念嗎?長達數十年的時光,走上數千里空間,找到適合的地點又得拍上數天的辛勤,究竟要表達的是甚麼呢?說起來,答案是有的,這得回到他的文字裡找。
杉本博司的第一本中文譯作《直到長出青苔》,是隨著2008-2010間的攝影風潮一起被引進的。可能是當時社會風潮或者自我表述的需要,對攝影技術的砥磨以及對攝影大師們的渴求與參照。杉本博司一出場便以一種異質性的色彩,與其他大師們的文集區別開來。這異質性來自歷史感,更精確的說,是時間感,是超越了文字語言記錄以前,幾近造物者觀看天地萬物迸生的世界。
杉本博司至今發表的文字作品,大多與他的作品相關,經常我們能讀到的倒不是他的創意如何萌發,更多的是關於歷史、哲學、起源世界的敘述。近期作品系列「放電場」,以拍攝水中放電的火花為人所知。他在〈魔鬼現身之所〉說出了他的創作故事,他長久對抗會造成照片損害的惡魔-靜電,有一天他改變了立場,對這個惡魔投入了愛,他刻意的想拍下放電的狀況,經過多次試驗,他感覺到他「所作的實驗多少也與生命的起源有點關聯吧!」、「為什麼從無機的放電實驗中,會產生類似生命原始形態的東西呢?」
讓我們回到海景系列吧!杉本博司這麼說:
「我想拍攝毫無文明痕跡的海景;沒有燈光、沒有船隻,只有天空、海洋與遠方的地平線。」
「古代人所見的海景是什麼呢?我想讓現代人看見,和古人所見一模一樣的海景。」
再也沒有比這樣的敘述更令人明白藝術家的意念了。
從史前人類的「透視畫館」到「放電場」的生命起源,乃至可以與古人亙古凝視的海洋,我們跟杉本博司一起回溯了時間。而《直到找出青苔》、《藝術的起源》讓我們能更清楚的了解他的創作意念。
如今我們來到了他的第三本著作《現象》,敏銳的讀者也許會發現,這本新作與他過往的作品略有偏移,關於由自我作品出發,幅射古往今來的寫作方式,悄悄讓位給觀察的對象本身,而我緩緩退場了。
如同〈射干玉之黑〉末尾的文字:
「我作為一名當代藝術家,並不是為了自我表現而創作。我心中的自我,步履蹣跚地來到這漫長的民族歷史盡頭,只為了窺視彼方迷失了的遠祖之地;我心中的自我,不過是盲人手中的盲杖,只能一點一點地敲打著那通向歷史的道路,依靠回聲的引導來從事我的創作。」
最後,關於杉本博司的海景與台灣其實還有一段意外的淵源。
「海景」系列,早期的拍攝的八○年代,尚不知名的杉本博司曾經揹著沉重的銀鹽相機,租了一部車,繞行台灣一圈,尋找適合拍攝「海景」之地,最後他在東部海岸蘇花公路上,找到一處不染文明痕跡的適合拍攝點,當他興奮地下車準備時,卻遇到了交通警察以危險的理由-給勸離了。
台灣最終沒有成為「海景」系列定格的時間,倒是我們用文字、展覽迎來了這個值得一讀,也應該被一讀的藝術創作者。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