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獨白
聖母峰上的每具白骨,都代表一個夢想的蒸發,一場勇氣的掙扎──讀《聖母峰之死》
作者:賴淑玲 / 2014-08-18 瀏覽次數(5061)
查閱這本書的往來信件,第一封版權詢問是在2012年年初。這本重新出版的書共進行了二年多,也成了記掛兩年多的心事。許多人以為我們是為了明年的電影而重出這本書,其實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好萊塢有這個拍攝計畫。
我對這本書並非無條件信奉。作者Jon Krakauer的特點──殘酷的追根究柢,不放過自己,也不放過別人,在這本書中如同兩面刃,一方面切開表面冰層,露出下方盤根錯節、相互拉扯的事件脈絡,另一方面也切斷他對某些人物及文化差異的同理,尤其是台灣人高銘和及俄籍嚮導Boukreev。這也是Into Thin Air出版十多年來網路筆戰不斷的主因。
作者把他生命中最好的時光全獻給了高山,執著信奉他在登山小社群中耳濡目染的理想主義,於是我在書稿的字句間游移時,一面忍不住認同作者的純粹理想,跟著他崇拜強者的優雅強悍,批判能力不足者的虛幻野心,一面又明白凡人孱弱如我,同樣抵擋不住誘惑,同樣會幻想自己終於克服種種困難站上高峰的滿足,同樣會在某些時刻無視身體的警告。
強者讓自信掩蔽了眼睛,弱者則讓期待掩蔽了眼睛,兩者的代價都是永遠下不了山。
************
應該沒有一本書能像Into Thin Air這樣,讓我們幾乎是像參加聖母峰遠征般,看到每個強者弱者如何影響自己及隊友的命運。不,應該說,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得比親身攀登聖母峰還要清楚,畢竟我們的觀察力和登山技藝都不如作者,重要細節放在我們眼前,我們可能視而不見。
作者把我們帶到海拔七八千多尺高處,在「死亡地帶」感受稀薄氧氣對心智、身體的衝擊;也讓我們在這種高度中,看到前方後方有多少白骨臥在聖母峰的雪坡上,一具具都代表一個夢想和一場勇氣。
Into Thin Air這個書名,是無法翻譯的多義詞,指登山者走向稀薄氧氣,指生命消散於空中,也指我們對夢想、勇氣蒸發的嘆息。
************
8月2日,《聖母峰之死》送印後的那一個週六,我和三個朋友出發走哈盆古道,為登山隊的露營活動和員工旅行探路。前兩晚,一晚失眠,一晚只睡了三四個鐘頭。一路急行,我不時暈眩。過了9K,離終點不到一公里時,注意力開始渙散。幾乎就像警鐘,我想起《聖母峰之死》的內容,那個攀岩時腳上被鑿穿一個大洞,卻捨不得花錢治療,拖著流膿的傷口繼續登山的鋼鐵人Scott Fischer,如何在完成攻頂後筋疲力竭,走不回第四營。
我強撐著發軟的腳,勉力跟上同伴的步伐,就在意識又開始渙散的時刻,腳踝一扭,緊接著身體就往一旁的山谷墜下。墜落的瞬間,我竟還想著書中的故事,那個三度被拋下,在八千公尺的暴風雪中度過一天一夜,最後全身凍結如僵屍,竟還奇蹟般自己走回第四營的Beck Weathers。我記得墜下的那不到一秒的瞬間被拉長了好幾倍,我不停警告自己,不能放棄,絕對不能放棄,放棄妳就完了。還好那段山谷並不是垂直的斷崖,我的手拚命揮,終於攀住山崖,腳也及時踩上山壁的一小塊凹處,同伴也立刻撲過來拉住我的手臂。
接下來,我們繼續碰上午後暴雨、溪水急漲,以及螞蝗大軍的攻擊。
這就是登山,遠遠稱不愉快,本質上帶著危險,且危險總是不斷變幻面貌,趁隙撲來的活動。
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前撲後繼,湧上高山?
願《聖母峰之死》這本書,可以讓更多人理解登山。文/大家出版總編輯-賴淑玲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