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英倫搖滾中的幽默與諷刺,也可發生在故事裡。──《碧麗歌的媒人》

  • 字級

文/阿虎  

迎接倫敦奧運的這一年,英倫文化席捲各層面,無論時尚、音樂等,經常可見其足跡,出版也不例外。此時此刻,我們遇到了《碧麗歌的媒人》,更在這部作品裡,聆聽到如同英式搖滾的幽默與諷刺。

本業為理髮師的吉雍?藍多榭某一天驚覺自己培養了20年的客戶,全都因為新鮮感轉而投向一名甫自巴黎學藝回來的理髮師。藍多榭理當憤怒,畢竟在這些客戶中,有多少位是在他費心安撫下,才坦然接受微?的事實,轉而戴起假髮以重建自信心。然而,迫於客戶流失的現實難以改變,他選擇結束經營了20年的理髮店。只是位於法國的碧麗歌小鎮長久以來便如同自給自足的社會,所有人各司其職,魚販、麵包師傅、郵差、助產士、牙醫等無一不足,在藍多榭苦於下一步生涯規畫陷入絕境之際,他赫然意識到失去理髮師的身分之後孑然一身的自己,靈機一動決定在碧麗歌鎮經營起媒人的生意。起因於無奈,無意間卻為這衰老的城鎮注入愛情,小鎮竟也活了起來。

《碧麗歌的媒人》的場景雖發生在法國,但作者以身為英國人之姿,驕傲地運用英式幽默於其中,感受猶如聽著Sting的〈English Man in New York〉。而或許這也是何以閱讀《碧麗歌的媒人》會一直感到無以名狀的違和與衝突,因為文筆的詼諧以及每一位主角各自的堅持與原則不斷地在交戰,若再以音樂比喻,就像聽著Suede的〈We Are the Pigs〉,曲調以及主唱的嗓音其實有點滑稽,歌詞中卻埋藏著極其嚴正的議題。英倫文化的迷人之處也正於此,總能苦中作樂、總能以苛薄的語言譏諷自己的命運與人類活在當下的無言以對。於是,讀完《碧麗歌的媒人》,彷彿步出一場英倫搖滾音樂會的會場,關於生命、關於地球、關於人類的議題依舊嚴肅,觀點卻已然受到洗禮,學會以不同的角度看懂世態炎涼。

因著這感受,若能佐以Oasis、Suede,更歷久彌新一點則是Beatles為背景音樂來閱讀《碧麗歌的媒人》,相信對於作者筆下的是是非非、反覆無常,一定更能輕而易舉地感同身受,並不自覺地噗哧笑了出來。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40年前的今天,美麗島事件爆發,有些人的人生從此改變

1979年12月10日的這一天是國際人權日,也是美麗島事件發生的那一天,有人被捕、有人失去家人行蹤,有人逃過一劫但仍惴惴不安,在這一天讓我們聽聽這些人的故事。

248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