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獨白
【影像與文字】攝影師一定要長篇大論道破嗎?觀者說:可以不要解釋那麼多嗎?我想自己感受。
作者:賴譽夫 / 2011-12-13 瀏覽次數(3047)
其實第一次理解作者時,討論的出版內容並不是「普通美」這套,只是中薦的朋友在介紹版語時,提到了這個他們曾經做過的小展,我便老是分心想拿這來做書了,或許因為本人是土人的緣故(笑),覺得這種「普通出身」的物件很吸引我,便請作者先跟我合作這個了。
這個書的模樣其實是作者的才情使然。如果你很確實的相信作者,尊重作者的概念一致性,就會有點......放縱他了。這並不是說就此放掉某些出版上的檢查門檻,而是在數字上是否可以有不同的標準,結構上是否不要有那麼多因循,還有一些關於出版上硬體設定的經驗迷思。
具體來說,我們知道攝影類書需要有相當文字量輔助詮釋,不然就得高定價走精售定位,才可能在台灣市場活得好點。也知道什麼樣的硬體選擇符合成本結構的常規,又什麼樣的製作流程是上下游配合商的定序;但若果這麼做,作者做這檔展要傳達的意念便可能有相當程度的折扣。
於是,我讓作者選擇每個部件,譬如封面裱布挑了極具觸感的,用以表彰「物」的存在性,卻因此不僅要克服印製問題,連帶衍生要以印工凸顯布質視覺上的「物理」紋路;我知道書絲帶的成本比例,但還是讓作者配色去布市挑了需要幾萬元的麂皮來,大夥手工切割黏貼......。或許,在裝幀設計愈見講究的現下,不見得這樣的作為很特出,也不見得別人就不考量「概念」,但是重要的是概念傳達與定位製作的平衡點能到哪裡(心有多大粒),不然對我而言出版後總會有「未遂」的遺憾。
都說了「影像會說話」,卻又一直在旁邊囉哩叭嗦的!因為這樣人家才看得懂?不然讀者在書店翻翻就走了?我不能說這些考量在大藝完全不存在或是有突破性作為,但如果我們只是想要做給某一群知音人,把想像中的模樣弄出來,冒一些風險、努力生存,而風險又是爆了也死不了的程度,以大藝的出發點來講就是可以承受的。因為想去的地方不一樣,也就不需要用如一的標準來衡量了。
《十年 A DECADE:DingDong底片攝影集》(請見OKAPI「好設計」)是這樣的想法,用的是變形開本為舞台與紙材的變異來做底片攝影的多重呈現;把《如果我也曾有過最好的時光 張雪泡攝影文誌》做成時光盒子的概念,也是一樣的。關於攝影書,這是大藝的觀點與選擇,既是「選擇」就不定適合每個不同背景的考量,如果能讓創作者充分展現創作概念,又取悅到某些讀者,那就很好,這樣子。文/賴譽夫(大藝出版主編)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