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獨白
這書不時髦,但總有時候你需要它
作者:鄭如玲 / 2011-05-11 瀏覽次數(2994)
人生究竟是為了什麼?
在短短一年間,災難頻傳,海地7.3強震,奪走20多萬條人命,接著智利8.8強震,500多人死亡;到2011年的日本東北大地震,上萬人無家可歸,看著電視機傳送至全球的畫面,災民們的無助眼神,傾訴出人生頓時停擺的恐懼與無奈,你是否更膠著渾沌地思考著「人生究竟是為了什麼?」
災難,把人們生存最根本的哲學需求給激發了出來,一些平常不會被思考的字眼,頓時之間成為朋友間茶餘飯後的「談玄」話題。「活著的意義」、「生與死」、「幸與不幸」、「因果輪迴」、「末日預言」……
這些玄之又玄的話題,你可能窮盡一生,也找不出答案。
所以我說,渾亂的世代,一本單純而純粹的智慧經典,是你需要的。
北大哲學系教授何懷宏對《沉思錄》有這段評述:「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久的書,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近兩千年前有一個人寫下了它,再過兩千年,一定也還會有人去讀它。」
如果我被不幸之神選上了…
《沉思錄》中有許多話語,在此時此刻,咀嚼起來更能發人省思。受了傷的人,可獲得療傷;乾渴的靈魂,可獲得澆灌。
即便你並非不幸的當事者,但任何人都可能被不幸、災難所挑上,在建立正確的防災知識觀的同時,能擁有健全的防災人生觀,可能會成為你生存的致勝關鍵。閱讀智慧經典,是強健心志的不二法門,沒有一個成功的人不閱讀經典。
《沉思錄》對於人生價值的著墨甚多,作者馬可.奧里略被譽為「哲學家皇帝」,他的思想承襲自「斯多葛學派」,重視道德價值、責任正義,尤其重視個人心志的磨練,他強調若是能選對正確的道路,以正面思考作出行動依據,就能找回真正的幸福。
《沉思錄》第九卷中說:
所有你所看到的事物都將迅速腐朽。
那些目擊死亡的人,不久也將逝去,
最長壽的人,最終也將被帶到與早夭者相同之處。
請讓自己跳脫外界的種種紛擾,
保持清明澄澈的自由吧!
《沉思錄》第四卷中說:
不要老想著:「我是不幸的,所以才會發生這種事。」
而是要想著:「我是幸福的。雖然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但我的心靈始終保持自由,沒有被恐懼擊倒。這件事可能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一樣,讓自己超脫痛苦。」
心態的重要,決定了你是「幸」或「不幸」,從窗戶望出去,有人看到污泥,有人卻能欣賞繁星,不幸的事情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人的身上,當你遇到不幸的事情,如何讓自己免於痛苦呢?
這位歷經殺戮戰場的哲學家皇帝說,超脫它──唯有不讓恐懼充滿自己的內心,面對每一次困境,都要像屹立在海邊的礁石一樣,馴服著周圍狂暴的海浪。
馬可.奧里略又說:「你所擁有的,就是『現在』。即使你打算活上三千年、數萬年,也必須牢牢記住:你失去的不是別的事物,而是『現在』」。
這是他所闡述對生命最純粹而甜美的價值觀:生命中的每一剎那,都是新的。過去不代表現在、更不不等於未來,「現在」才是最具創造性的。活在當下的真義在於:不卑不亢地掌握你所擁有的,不把後悔帶進棺材裡。
你一定會有需要《沉思錄》的時候…
《沉思錄》是古羅馬帝國最偉大的皇帝馬可.奧理略的著作,他一生有半數時間在戎馬征伐中度過,在每一次出征前,他會將提醒激勵自己的話語,寫在一卷羊皮紙,交給好友,最後集結而成《沉思錄》一書。它既可歸為哲學著作、同時也是一本勵志書籍,內文蘊含著崇高深邃的哲理,更閃爍了智慧之光,指引人生航向的燈塔。
心即是理,所謂的人生,其實是一個人內心所搭建的大劇場,這場景要如何構成,個人的意志、思想就像是鋼筋水泥般的重要。當我們享盡了摩登世代的繁華便利時,內心世界卻越來越荒蕪貧瘠,甚至一碰就碎。這時候,你最需要的,是一個比任何一道防波堤還要堅強的「信念」。
因此每個人都需要一本可以撫慰心靈、創造活水的智慧經典,或許你的床邊書是聖經、是某本佛經、又或是某個政治領袖的語錄,不管如何,一本單純、簡單、不過度包裝的經典好書,都是你心靈的護身符,我相信,每個人,總會有某個時候,需要讀到《沉思錄 一念之間改變人生》,並從中獲得改變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句話……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