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我們在那裡工作,可能一輩子住在那裡;可是不是家的地方。《落腳城市》

  • 字級

有一次,同事說起他很喜歡回家。

不是加班到10點,萬般疲累中的對話;而是在農曆年假過後,一個週間的日子。剛從南部老家返回台北工作的他,已經在計畫著下次回南部老家的時程。這情景於我其實並不陌生,念書時,就常看同學每逢過年過節前,等著台鐵開賣第一天,凌晨爬起來打電話搶車票。假期沒幾天,沒有手機、沒有網路訂票的年代,幾個北上念書的兄弟姊妹得分頭進行,才能排得到公共電話,才能撥得進電話,才能有辦法早點回家。

他們所謂的「家」不是每天回去的那個地方;簡單來說應該算是小時候的家,長大後基於讀書、工作等等關係回去的頻率並不能、也不會太高。從小生長、讀書在台北的我對這種情感上的區分,不陌生,可是很難體會。

不久後我讀了陳俊志的《台北爸爸,紐約媽媽》。他寫他媽媽去美國工作,賺錢寄回台北養他們兄弟姊妹。他寫他媽媽在美國存了錢,買了公寓,便宜租給初到美國的華人,因為知道他們的困難;等到這一批人生活穩定了、搬走了,再租給下一批新到者。他寫他媽媽的兄弟姊妹陸續也都去了美國,大家互相照應;有次消息一來,整家子都去考了郵政特考,美國郵務員的毛衣彷彿成了他們家族制服……讀著書時情感聯想一發不可收拾,因為身邊有太多類似的例子。小時候曾覺得奇怪家裡親戚怎麼一半都住美國,大了點才知道是姑姑先出國工作,再把大伯接出去;過了幾年表弟表妹出國念書工作,叔叔嬸嬸再跟著出去。

有個朋友從小就移民到南美。不是小留學生,是家鄉生活太困難,聽說南美機會多,父母就做主帶著一家子去了。原本在家鄉就認識的到了那兒自然互相照應,某個角度也是下一批移民者的引力。因為不算技術移民,做的多半是勞力性質重的工作,或是建築工人、洗碗工,或是開餐館;辛苦賺的錢通通存起來。小孩子長大後的故事跟父母很像,哪裡的經濟吸引強,或是哪裡的環境適合自己就往哪去,所以有的去美國工作,有的回台灣讀書。旁觀者始終很難理解的是:一家人,怎麼離得這麼遠;如果要套上所謂的「離鄉背井」,誰才算是離鄉的那個?

離鄉背井,原本好像只是個慣用的、存在於敘事中詞彙;仔細想想,其實和我們密切相關。更不用說我們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的外勞、外傭;或是到對岸工作動輒一年半載的台商。

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遷徙。大大小小的、「離鄉背井」隨處可見。你我,說不定就是其中之一。

Arrival City,這本書中文譯成「落腳城市」,於我的理解就是:我們在那裡工作,可能一輩子住在那裡;可是不是家的地方。不過其實嚴格說來,道格.桑德斯在《落腳城市》書裡寫的,大部分是「他們」,而不是「我們」。

道格.桑德斯找了30個城市或鄉村,30個有大量移民的城市或鄉村。有國境內的遷徙,也有千里迢迢跨國工作。有移入地,人滿為患,犯罪、居住問題嚴重;也有移出地,只剩下老人小孩的貧窮農村,和與之依存的城市。桑德斯發現落腳城市可能會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方,因為大家是基於經濟目的遷徙、聚居於此,他們不是城市人,他們是想到城市賺錢的人,所以這裡是一切的起點,政府態度與政策攸關重要。他描述每一個落腳城市的狀況,結合採訪、調查、政策研究、分析,他寫城市、寫移民;寫成功的例子、也寫失敗的例子。

老實說,看著桑德斯寫的「他們」,很難不聯想到「我們」。或許有人會說,這本來就是已開發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移民論述,本質上存在著階級。不過我寧可相信,或許這是因為所有人對「離鄉背井」都有感覺。

如果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遷徙,各式各樣的、大大小小的遷徙。我想,一定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可以體會那種感覺,那種我們在那裡工作,一輩子住在那裡;可是不是家的感覺。所以我們可以比較容易的把他們聯想成我們。無關政策經濟什麼的,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對這樣的一本書有感覺;然後或許重新開始認識,我們身處其中的城市、身邊城市裡的每一個人。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進入九月仍覺得十分炎熱嗎?這幾本書讓你從頭涼到腳

※溫馨提醒:但有可能看完睡不著或半夜無法起床尿尿就是了(怕jpg.)

12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