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特輯
【博客來大學音樂課】第8課:服務台|媒體與書寫︰記者無知只能寫造型那你來寫音樂!
作者:小樹 / 2010-11-02 瀏覽次數(2686)
年初葛萊美獎入圍名單揭曉之際,驚覺本地報紙(與網路新聞)媒體鮮有及時報導,一影劇線記者友人告知當天有某男星髮線後退消息,相較之下,長官認為讀者不會在乎誰入圍。音樂本非人人生命所必須,可近年媒體探求新知之本務,已急速自我矮化為揣測民意接受之最底限,再宣稱是因為大家就愛看這些云云,幾乎等同在資訊傳播上將台灣鎖國。
當然韓流偶像正盛,恐怕才是西洋音樂在報紙媒體徹底失寵的主因。可雜誌狀況恐怕更慘。
前幾年為某大學教育推廣部規劃了樂團行銷課【出賣Band的16種方法】,反應堪稱熱烈,結案演出甚至擠滿非假日晚上的TheWall,令校方與我皆信心大增,決定持續深入音樂相關產業,把熱情與創造連結起來。依此前提,續開第二屆自是最理所當然的,可當時我內心的假文青開始吶喊︰「雜誌!雜誌!怎會一本音樂雜誌都沒有?」
於是起身開始這麼寫著︰「曾經台灣是華語區流行音樂中心,如今面臨市場下滑,絕大多數優勢喪失。除了消費行為改變、開發歌手、樂團及創作人的眼光與當代生活嚴重脫節之外,缺乏音樂書寫出版品,無論報刊、雜誌及專書,更是讓新生剛萌芽的音樂力量得不到討論的角度,亦無法留下紀錄。目前,相關音樂文字多寄生於雜誌邊欄、非定期的專題,且線上從業人員逐漸與流行脈動脫勾,無法建立相關場景綜觀式的論述,亦無法敏銳感知最新潮流變化......」
幾經反覆討論後,催生了全新的課程【16招,搞出一本音樂雜誌!】。然而,就在詳列師資名單,一一親訪或電聯,終於要讓這16堂課逐漸成型的過程中,同步發生著自己私下戲稱為「綠洲事件」之主辦單位雙胞案。關於彼此規模、媒體放話、私下運作,借調人馬之精彩拉距,已然是篇極佳的封面故事。可惜,各方說法斷簡殘篇散落於ptt及Twitter等處,非有個媒體分別採訪當事人,否則難以拼湊全貌......而這些,大報們要不後知後覺,或壓根不知不覺。
課程結束後,一群學員在合作出版社的協力之下,於今年初終於交出學習成果--《Sounds Good》音樂雜誌,數千本上架後隨即索取一空。他們的熱血與專注,儘管中途有不少困頓與疑惑,卻小小地說明了當代青年並非傳統媒體所試圖描述的,那麼淺薄、那麼逸樂、那麼不經思考。(本課程的討論串更是絕佳的補充)
上周透過臉書與噗浪發出一則訊息︰「(好奇)有人想投資我辦雜誌嗎?」出乎意料回響熱烈,從編輯、攝影、插畫到美術皆不少毛遂自薦,甚至有自願義工者,連帶引出可能的經費來源,促動了整個案子加速前進。
從已然頹傾的昔日代表之經驗中,這回,是否能找出與當代消費者溝通的新方式?
【課後作業】
///////////////////////////////////////////////////////////////////////////////////////////////////////////
請寫下你覺得流行音樂文字與出版品(ex:雜誌)該如何建立與新世代消費者的關係。
///////////////////////////////////////////////////////////////////////////////////////////////////////////
來去留言回答本週「課後作業」拿一萬元!
回文章列表